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失广宁志愤·其一》
《闻失广宁志愤·其一》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辽沈虽灰尚欲然,广宁犹自控长边。

朝廷推毂誇前代,经抚调弦可百年。

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

羽书骤至闻风遁,主辱臣忧泪若泉。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失广宁志愤(其一)》,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失守广宁事件的深切忧虑和愤慨之情。

首联“辽沈虽灰尚欲然,广宁犹自控长边”,以辽沈之战的灰烬仍燃喻指历史的教训未被遗忘,广宁之地依然牵动着边防的紧张局势。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广宁失守对国家边防的重大影响。

颔联“朝廷推毂誇前代,经抚调弦可百年”则从朝廷的角度出发,批评了当权者夸耀前代功绩,忽视当前边防形势的严重性。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妥善调兵遣将,或许可以维持百年的和平局面。

颈联“舌战那堪操战伐,腹兵何以握兵权”转而从军事策略的角度进行反思。诗人指出,仅仅依靠口舌之辩不足以应对战争,真正的力量在于军队的组织与指挥。这句诗也暗含了对当时军事决策的不满。

尾联“羽书骤至闻风遁,主辱臣忧泪若泉”描绘了失守广宁后的情景,羽书(紧急军报)迅速传来,导致边防军士闻风而逃,国家尊严受损,臣子们忧心如焚,泪水如泉涌出。这一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失守事件的强烈谴责。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有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送友人归武陵

闻近桃源住,无村不是花。

戍旗招海客,庙鼓集江鸦。

别岛垂橙实,闲田长荻芽。

游秦未得意,看即更离家。

(0)

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

衔恩暂遣分龙节,署敕还同在凤池。

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0)

和太原山亭怀古诗

中庭起崖谷,漱玉下涟漪。

丹丘谁云远,寓象得心期。

岂不贵钟鼎,至怀在希夷。

唯当蓬莱阁,灵凤复来仪。

(0)

洛出书

浮空九洛水,瑞圣千年质。

奇象八卦分,图书九畴出。

含微卜筮远,抱数阴阳密。

中得天地心,傍探鬼神吉。

昔闻夏禹代,今献唐尧日。

谬此叙彝伦,寰宇贺清谧。

(0)

古泉驿

昔闻陈仲子,守义辞三公。

身赁妻织屦,乐亦在其中。

岂无穷贱苦,羞与倾巧同。

长白临河上,于陵入济东。

我行吊遗迹,感叹古泉空。

(0)

道家四首奉敕撰·其三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

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