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万里南归客,欲耕无田住无宅。
重阳无酒无黄花,更嗟不及陶彭泽。
五年客里逢重阳,江山信美嗟吾乡。
黄花犹向战场发,次公虽醒何能狂?
青山入城誇富贵,卜居已失山家味。
每逢佳节欲登高,却嫌山有金银气。
湘子桥颓石欲枯,文公祠古寒秋芜。
潮州老守挂冠去,南来吾道行益孤。
海气昏昏天欲坠,且食蛤蜊知许事。
满城风雨铸新诗,幸无败兴催租吏。
秋风万里南归客,欲耕无田住无宅。
重阳无酒无黄花,更嗟不及陶彭泽。
五年客里逢重阳,江山信美嗟吾乡。
黄花犹向战场发,次公虽醒何能狂?
青山入城誇富贵,卜居已失山家味。
每逢佳节欲登高,却嫌山有金银气。
湘子桥颓石欲枯,文公祠古寒秋芜。
潮州老守挂冠去,南来吾道行益孤。
海气昏昏天欲坠,且食蛤蜊知许事。
满城风雨铸新诗,幸无败兴催租吏。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的《重阳作》,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艰辛与对故乡的深深怀念。首句“秋风万里南归客”,描绘了诗人身处秋风中,如同南归的大雁般孤独,寓言了他远离家乡的游子身份。接下来,“欲耕无田住无宅”揭示了生活的困顿,没有土地可耕,也没有稳定的居所。
诗人感叹重阳节没有酒和菊花,无法像陶渊明那样享受田园生活,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五年客里逢重阳”点出离家已久,五年间多次度过重阳,但美景依旧,故乡之情愈发浓烈。“黄花犹向战场发”暗指战乱未息,即使菊花盛开,也无法掩盖诗人内心的忧虑。
“次公虽醒何能狂”借古人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自己虽然清醒却无法像他那样超脱尘世的无奈。诗人接着批评都市繁华失去了山居的宁静,对金钱的追求使节日登高也失去了原有的乐趣。“湘子桥颓石欲枯,文公祠古寒秋芜”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暗示了潮州的衰败。
最后,诗人以“潮州老守挂冠去”自比,表示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心,同时感叹道路艰难,理想孤寂。“海气昏昏天欲坠”象征着前途不明,但他仍保持乐观,以吃蛤蜊聊以自慰,并在风雨中创作诗歌,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结尾处庆幸没有催租的官吏败兴。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漂泊之苦,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独立的人格魅力。
令君五亩园,不问蓬蒿深。
江梅忽秀发,邂逅成赏音。
一笑领诸客,扫地坐墙阴。
清芳到酒面,落蕊飘衣襟。
月去未忍去,起舞独微吟。
人自赏晤耳,问花亦何心。
花虽有开落,意则无古今。
须君戒勿折,嘉实看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