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无生趣,日就月相和。
高奔用显鸟飞,离外宿灵柯。
秀孕蕊珠嘉瑞,光射银蟾皎洁,显现月中娥。
相会瑶池宴,时复醉金波。两同宫,七返火,九成金。
长生体就,一真安住傲无何。
聚散冥冥谁约,出入惺惺由我,玄妙苦无多。
大都方寸用,法界总包罗。
人道无生趣,日就月相和。
高奔用显鸟飞,离外宿灵柯。
秀孕蕊珠嘉瑞,光射银蟾皎洁,显现月中娥。
相会瑶池宴,时复醉金波。两同宫,七返火,九成金。
长生体就,一真安住傲无何。
聚散冥冥谁约,出入惺惺由我,玄妙苦无多。
大都方寸用,法界总包罗。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是元代的刘志渊。诗中表达了对生命哲理的探索和追求长生不老的主题。诗人认为,日常生活中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日积月累中蕴含着自然的韵律,如同鸟儿展翅飞翔,远离尘世而栖息在神圣的枝柯上。花朵孕育着吉祥的象征,月光皎洁如银蟾,映照出月中仙女的形象,暗示着神秘的仙境和仙人聚会。
诗人向往在瑶池的盛宴中与仙人共饮,享受金波般的美酒,体验生命的超越与和谐。修行过程中,他们通过修炼达到“两同宫,七返火,九成金”的境界,象征着精神的升华和肉体的净化。长生不老的理想得以实现,心境安宁,超脱世俗的困扰。
然而,诗人也认识到生命的聚散无常,冥冥之中并无定数,一切皆由个人的清醒和自我决定。这种玄妙的道理深藏不露,难以言表。最后,诗人强调了心性的运用和宇宙法则的包容,即人的智慧和精神世界可以包容整个法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道教的修炼理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超凡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汝意在穷巷,生涯诵卜居。
庚桑新畏垒,苦竹旧张庐。
孝友元无间,蓬蒿了不除。
地今仁里美,池是让泉馀。
宛尔双桐并,萧然五柳疏。
移家无担石,立壁有图书。
不改看山户,初迷问字车。
东林夜来月,强半为君舒。
烽火年年是,乾坤处处残。
仓皇趋白羽,澒洞及黄冠。
忽改汾阳色,知登汉将坛。
天横须虑合,月上庵庐寒。
剑客雄争奋,兵符静不欢。
挥鞭画吴海,飞捷动长安。
名已丹青刻,囊毋赤白看。
渔樵吾计晚,戈甲此身难。
筹策须时定,农耕稍自宽。
好将铙吹曲,来奏柏台端。
青州青帝乡,春至冠群方。
凌霜回太簇,条风鼓少阳。
冰写滹沱色,雪厌寿阳妆。
茧文初映绿,卵色未舒黄。
鹰目微回盻,雉乳正群翔。
击鞠诸田族,粘屣临淄倡。
留髡东第酒,角驷上阑缰。
繁雄将自始,欢愉殊未央。
毋忧万凋瘵,左个在明堂。
扩也负奇士,飘然辞帝京。
乾坤双旅鬓,湖海一诗名。
蹑履身犹健,论兵气未平。
风尘沙海戍,雨雪蓟门行。
雁已思南度,人今赋北征。
褐衣春事晚,匕首壮心惊。
旧识周司寇,齐名汉子卿。
九关横却月,万里画长城。
幕客金貂贵,军锋铁骑精。
青油传夜色,白羽动秋声。
感遇多投笔,逢时会请缨。
燕然如可上,勒碣问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