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亭下簇金鞍。四座浃青欢。人物画中看。
只枉了、刘郎鬓斑。
花枝袅娜,酒杯潋滟,全不放春闲。丝竹旧东山。
畅好个、风流谢安。
东湖亭下簇金鞍。四座浃青欢。人物画中看。
只枉了、刘郎鬓斑。
花枝袅娜,酒杯潋滟,全不放春闲。丝竹旧东山。
畅好个、风流谢安。
这首元代刘云震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春日景象。在东湖亭下,华贵的马车聚集,四周洋溢着青春与活力。人们欢聚一堂,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卷中。诗人感叹,这样的美景和欢乐场面,让刘郎(可能指刘禹锡,因其有“白头吟”之说)也感到自己韶华已逝,两鬓斑白。
花枝轻盈,酒杯中的美酒波光粼粼,春天的闲暇时光被尽情享受。音乐和乐声如丝竹般悠扬,让人联想到东晋名臣谢安的风流雅致。整体上,这首词以写景抒怀,赞美了春日的繁华与文人士大夫的宴游之乐,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名士的追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