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拜仙郎出御题,春曹清切五云齐。
挥毫君擅南宫草,校籍予惭天禄藜。
秋半篱花初见蕊,霜迟丝柳尚盈堤。
乡心且付长安酒,未叹皇华滞雒西。
宠拜仙郎出御题,春曹清切五云齐。
挥毫君擅南宫草,校籍予惭天禄藜。
秋半篱花初见蕊,霜迟丝柳尚盈堤。
乡心且付长安酒,未叹皇华滞雒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次韵答林仪部》。诗中以“宠拜仙郎”开篇,描绘了诗人受到朝廷的恩宠与礼遇,步入官场的情景。接着,“春曹清切五云齐”一句,通过描绘春天官署的清雅与祥和,以及天空中的五彩祥云,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美好的氛围。
“挥毫君擅南宫草,校籍予惭天禄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对方才华的赞赏与自谦之情。“南宫草”指代文采斐然的诗文,“天禄藜”则象征着自己微薄的学识与地位,通过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敬佩,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态度。
后半部分“秋半篱花初见蕊,霜迟丝柳尚盈堤”描绘了一幅秋季的田园风光图,篱笆旁的花朵在初秋绽放,柳树在霜还未至时依然茂盛,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这不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乡心且付长安酒,未叹皇华滞雒西”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思乡之情,以饮酒来寄托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因公务而滞留外地,无法立即回到家乡。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以及诗人对友情、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精神。
稽首净胜光明聚,无碍慈忍精进幢。
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
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
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
君尝治浮梁,德爱均父母。
黎明令一出,百里无敢侮。
黠吏窜狐鼠,惠爱沾农亩。
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
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
父老争叹息,此事古未有。
君尝速我饮,漓薄祇村酒。
君举长满觞,我畏不濡口。
京师晚相值,相笑俱老丑。
我欲提君名,四方为奔走。
君立掉头去,自谢吾无取。
移舟去都门,待水三月久。
不一诣权贵,挂席随南斗。
庐陵据艰险,狱讼成渊薮。
君以一目视,无恶亦无苟。
三年最课上,坐冠江西部。
我来君及瓜,欲荐嗟掣肘。
有才使如君,未见终不售。
即听宣室诏,莫爱潮阳守。
牡丹开蜀圃,盈尺莫如今。
妍丽色殊众,栽培功信深。
矜夸传万里,图写费千金。
难就朱栏赏,徒摇远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