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印上人持观音像来乞赞余曰率伯时画也为作此赞》
《印上人持观音像来乞赞余曰率伯时画也为作此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稽首净胜光明聚,无碍慈忍精进幢。

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

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

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印上人持观音像来乞赞余曰率伯时画也为作此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哲理,展现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与赞美。

首先,“稽首净胜光明聚,无碍慈忍精进幢”两句,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光辉形象,她拥有纯净的光芒和无尽的慈悲,她的慈心如同灯塔,引领众生前行。这里的“净胜光明聚”象征着观音菩萨的智慧与慈悲汇聚成的光辉,而“无碍慈忍精进幢”则表达了观音菩萨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持续精进的精神。

接着,“清净圆满万星月,分身如影分千江”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广大法力和慈悲心。她如同万星月般,照耀着每一个角落,又如同无数江河中的倒影,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她的存在与关怀。这不仅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法力无边,也寓意着她对众生的普遍关怀与救度。

“佛子心如涔蹄水,随其清浊现影耳”一句,通过比喻佛子(即修行者)的心灵如同积水中的蹄印,无论是清澈还是浑浊,都能反映出外界的影像。这里强调了修行者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对外界影响的敏感性,同时也暗示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能够穿透一切障碍,照见众生的本心。

“从来但闻一月真,是影何从有非是”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真正的月亮是否只有一个?如果有的话,那么无数的倒影又是从何而来?这实际上是在探讨现实与幻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间现象中寻找到真理。

“寒松瑟瑟哀霜风,爱此赞辞章句同”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用了赞辞的篇章结构,将对观音的赞美融入其中,使得整个诗篇更加和谐统一。

最后,“佛子正当以身读,即满追求颠倒欲”一句,鼓励修行者应当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去理解和实践佛法,从而达到超越世俗欲望的目的。这不仅是对观音菩萨精神的传承,也是对所有寻求解脱之道的人们的指引。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慈悲、智慧、真理与解脱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修行者自我提升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期望。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酒登临之胜为和·其一

沧浪渡口莫愁乡,万顷寒烟木落霜。

珍重使君留客意,一尊芳酒醉斜阳。

(0)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其三

莫欺玉蕊瘦栾栾,中有江南长恨端。

白发天涯归未得,年年老眼泪中看。

(0)

和康节天意为人二吟·其一

一毫矫揉不安然,人众岂能终胜天。

透出梦关方是觉,要从心地自澄源。

人能穷理始知命,事到容心便费言。

造物安排都已定,道中浩浩而渊渊。

(0)

谒按察马佥事·其二

化瑟新更击巨贪,六条察吏首言赃。

划开云睹青天日,全藉风闻白简霜。

佥谓激扬须獬豸,如何放过此豺狼。

诸生饥欲死难忍,惟有广文餍稻粱。

(0)

挽鹿泉贾参政二首·其一

夺得公来镇古洪,武昌棠荫蔼春融。

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

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

(0)

赓翠蛟亭韵

灵砂九转鍊金顽,留得丹泉在此间。

明月清风谁管领,洞天福地占幽闲。

岩巅雪涌金波立,石罅潮生银屋翻。

句续坡仙怀古意,梅花也觉带欢颜。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