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得公来镇古洪,武昌棠荫蔼春融。
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
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
夺得公来镇古洪,武昌棠荫蔼春融。
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
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鹿泉贾参政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地方官吏德政和救灾济民功绩的诗篇。
首句“夺得公来镇古洪”,通过“夺得”表达了对官员能有效治理、平息洪水之患的肯定。"武昌棠荫蔼春融"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棠荫"指的是树木繁茂,而“蔼”字形容春天气候温和,万物复苏。
接下来的两句,“生民立命学有用,活佛救人天大功”,则进一步赞扬官员不仅治理有方,更能拯救生命如同佛祖般具有伟大的功德。
"上帝遣符徵范镇,斯民失怙哭温公"表达了民众对官员的依赖和崇敬之情。"上帝遣符"暗示着天意所授,而“斯民失怙”则透露了一种民众在灾难中无依无靠的情形,反衬出官员如温公般的人物形象。
最后两句,“山横抱犊人何在,草木悲号一夜风”,通过对比山川之间缺乏人的踪迹与凄厉的夜风,表达了诗人对于灾后荒凉景象的感慨和内心的忧虑。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既展示了作者对官员德政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然灾害所带来损失的哀伤之情,是一篇融合了景物描写与人文关怀的古典诗作。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
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