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论中朝犹在耳,鸣弓仇敌已临城。
王都竟失金汤固,朝士方贪雀鼠生。
慷慨一朝先奋节,华戎终古共知名。
可惜千官臣伪后,萧萧华发尽垂缨。
抗论中朝犹在耳,鸣弓仇敌已临城。
王都竟失金汤固,朝士方贪雀鼠生。
慷慨一朝先奋节,华戎终古共知名。
可惜千官臣伪后,萧萧华发尽垂缨。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嵲所作,名为《忠显刘公挽诗(其二)》。张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文学的精湛驾驭,在诗中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怀。
首句“抗论中朝犹在耳”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刻的记忆犹新,可能是在回顾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是政治讨论。紧接着,“鸣弓仇敌已临城”则描绘出一种紧迫的战争氛围,敌军已经逼近城下,形势危急。
第三句“王都竟失金汤固”指的是国都失去了昔日坚不可摧的防御,如今变得脆弱。"朝士方贪雀鼠生"则批评当时的官员们只顾自己的私利,像老鼠一样贪婪,不顾国家大义。
诗人在“慷慨一朝先奋节”中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为国捐躯、忠肝泼胆之人的怀念和敬仰。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被永久铭记。而“华戎终古共知名”则是说这些英雄的事迹不仅在汉族人民中流传,而且在边疆民族中也同样广为人知。
最后两句“可惜千官臣伪后,萧萧华发尽垂缨”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官员们的失望。他们或是装模作样,或是沦丧于私欲,只剩下华丽的外表,而内在早已空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现今的对比,抒写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和官员品行的忧虑,以及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张嵲运用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批判,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文化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