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常引》
《太常引》全文
元 / 刘秉忠   形式: 词  词牌: 太常引

长安三唱晓鸡声。谁不被,利名惊。搅镜照星星。

都老却、当年后生。

山林苍翠,江湖烟景,归去没人争。休望濯尘缨。

几时得、沧浪水清。

(0)
鉴赏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太常引》描绘了一幅都市清晨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长安三唱晓鸡声",以鸡鸣三唱象征着清晨的到来,暗示了世间的喧嚣与忙碌。"谁不被,利名惊",直接点出世人皆为名利所驱使,连年轻的后生也不例外。

"搅镜照星星",通过比喻镜子中的星星点点,形象地表达了岁月匆匆,青春易逝的感受。"都老却、当年后生",进一步强调了时光荏苒,曾经的年轻人如今已不再年轻。接下来,诗人转向自然,"山林苍翠,江湖烟景",描绘了宁静而美丽的隐居环境,无人争夺的自在生活。

"归去没人争",表达了对无拘无束、远离尘嚣的渴望。然而,"休望濯尘缨",暗示这样的生活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摆脱世俗的束缚。最后,诗人以"几时得、沧浪水清"收尾,表达了对清静淡泊生活的期待,希望能在某一天实现心灵的净化。

整首词以日常生活场景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刘秉忠的词风质朴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曲清新脱俗的一面。

作者介绍
刘秉忠

刘秉忠
朝代:元   字:仲晦   号:藏春散人   籍贯:邢州(今河北邢台市)   生辰:1216-1274年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猜你喜欢

浙江十六夜对月

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

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

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

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

(0)

问津楼

周道直如矢,亡羊古无有。

利欲蚀本心,眼花大如斗。

适燕南其辕,之越乃北走。

四海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一恸激流俗,新荑发枯朽。

斯人向千载,此意谁复剖。

问津非名楼,端以觉蒙蔀。

(0)

句·其二

百草千花路,华风细雨天。

(0)

鹅湖山

缭垣千尺秀峰环,台殿参差杳霭间。

更借西湖一千顷,为君题作小孤山。

(0)

送文周翰出守陜郊

维师谢公衮,稷契仰高躅。

公子眷庭闱,西郊作侯牧。

飘飖丹穴凤,灿烂文昌宿。

雅望冠朝端,妙年分陜服。

綵衣照洛水,红旆驱崤谷。

荆山连太华,翠气堆群玉。

长河从天来,回斡卷坤轴。

东奔触砥柱,北向摧平陆。

壮哉山河固,屏翰神明隩。

秦人亦劳止,生气日已蹙。

兵戈困疮痍,赋敛苦敲朴。

使君得召父,庶可饱饘粥。

耕桑遍南亩,礼义兴比屋。

门前长安道,日夕击征毂。

念昔西徂东,经过厌结束。

尔来卧岩谷,十载归天禄。

犹如闭樊笼,恨未随鸿鹄。

隐几思故山,侧身望乔木。

何时拂尘衣,假道西走蜀。

驻马问甘棠,歌谣听淳俗。

(0)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六世承平有史臣,紬书东洛布成均。

网罗遗佚三千载,采撷精华十九春。

天作冠篇坟典大,上思稽古宪章新。

乌台御史辞雠校,头白空馀汗简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