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
《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六世承平有史臣,紬书东洛布成均。

网罗遗佚三千载,采撷精华十九春。

天作冠篇坟典大,上思稽古宪章新。

乌台御史辞雠校,头白空馀汗简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yúnsǒuzuǒbèizhìtōngjiàn
sòng / fàn

liùshìchéngpíngyǒushǐchénchōushūdōngluòchéngjūn

wǎngluósānqiānzǎicǎixiéjīnghuáshíjiǔchūn

tiānzuòguānpiānfénshàngxiànzhāngxīn

táishǐchóuxiàotóubáikōnghànjiǎnrén

翻译
六代以来天下太平,有史官在东洛编撰书籍。
搜集遗漏的文献长达三千年,精选精华内容用了十九个春天。
天意赋予重任,要编纂宏大的经典著作,推崇古训并创新法规。
御史台的官员曾负责校对,如今白发苍苍,只剩对文献的热爱和敬意。
注释
承平:太平盛世。
史臣:史官。
紬书:整理编纂书籍。
东洛:洛阳,古代文化中心。
遗佚:散失的文献。
坟典:古代的经典文献。
稽古:考察古事。
宪章:规章制度。
乌台:御史台的别称。
头白:形容年老。
汗简人:指辛勤校对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史学家范祖禹的作品,他以和张芸叟左司被赐《资治通鉴》为契机,表达了对历史编纂的敬意与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六世以来的太平盛世,有史臣致力于文献整理,如紬书于东洛,编纂成均馆的典籍。诗人强调了这些史官们搜集遗失文献的辛勤工作,历时长达三千载,且在十九个春天里精心挑选精华。

接着,诗人将这部巨著比作天赐的宝冠,是古代经典的大成之作,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对法制传统的尊重,力求创新。然而,诗人也暗示了自己未能亲自参与修订的遗憾,以“乌台御史辞雠校”暗指自己未能成为校对的一员,只能在白发之时,空怀对那些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赞美了史学工作的价值,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传承与学术研究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闰老求席因以戏之

百丈曾于堂上卷,赵州只向日中铺。

赠师七尺高低具,尚打当年鼓笛无。

(0)

用韵奉赠巢云兄

南有雪峰北赵州,横担拄杖遍曾游。

四方丛席闹如市,几个衲僧真到头。

万里山川困行李,三冬文史费膏油。

何如了事巢云老,解打湍流水上毬。

(0)

寄曾伯容

岂是从前踪迹疏,三年不送一行书。

襄山傥有陪邻地,为问洲中种木奴。

(0)

病中两绝句·其一

芒鞋藜杖世缘轻,无妄谁令水火争。

造物小儿莫相苦,此中无物可亏成。

(0)

望鸡园诗

望鸡天人供,韵出芝菌表。

炎蒸夜过雨,裂地出清晓。根株树玉雪,顶?翚青缥。

羽衣散皋原,鸿雁集蘋蓼。

邂逅遽撷取,已尽首犹矫。

麻昉助芳烈,姜芼戒烦扰。

取味俄顷间,薇蕨盖其小。

吾生易与耳,升合自可了。

聊为道人剧,五鼎端可少。

(0)

吕无求以诗坚同舟为嵩山之约次韵报之

我穷走四方,琐琐知交态。

吕卿晚定交,槁质赖沾溉。

笔端有神奇,胸次无疆界。

平生书画船,往往出光怪。

我非张孝廉,招呼许同载。

顾我念嵩洛,如痞思一忆。

况飞西北帆,一枕千里快。

便当谋吉日,恐负游山债。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