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纶十载代龙楼,万国安危掌上筹。
剑履暂违仙仗月,菊松初问故山秋。
歌来羽翮飞鸿鹤,恋向沧波狎白鸥。
回首同心还魏丙,肯从圣世傲巢由。
丝纶十载代龙楼,万国安危掌上筹。
剑履暂违仙仗月,菊松初问故山秋。
歌来羽翮飞鸿鹤,恋向沧波狎白鸥。
回首同心还魏丙,肯从圣世傲巢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历经十年官场生涯的官员,其对国家安危的深思熟虑,以及在权力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的生活态度。诗中充满了对权力与自由、责任与个人追求之间的深刻思考。
首联“丝纶十载代龙楼,万国安危掌上筹”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十年官宦生涯,他如同丝线般细腻地编织着国家的未来,将万国的安危置于掌心,体现了其深远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颔联“剑履暂违仙仗月,菊松初问故山秋”则转而描绘了主人公在权力与自然之间的选择。他暂时离开了权力的中心,仿佛在月光下的仙仗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随后,他开始询问故乡的秋景,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颈联“歌来羽翮飞鸿鹤,恋向沧波狎白鸥”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在权力与自然之间自由切换的生活状态。他以歌声为伴,如同鸿鹤般自由翱翔,又在广阔的江海中与白鸥嬉戏,既表达了对权力的尊重,也展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
尾联“回首同心还魏丙,肯从圣世傲巢由”则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他与魏丙一样,有着共同的心志和理想,即使在圣明的时代,也不愿意像巢由那样隐居避世,而是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与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权力与自然、责任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既是对古代文人理想人格的赞美,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求平衡与和谐的启示。
长江从天来,意欲以地分。
西山避之逃,东山开为门。
木石所不捍,土沙固随奔。
东西两随海,势已无完坤。
如何中流居,独遏万里浑。
坤维赖系得,地灵烦窥扪。
不然已飘泊,两分不相存。
禹力所不除,天意固可论。
余欲沉九渊,下视万古根。
畏强激常情,中立爱此墩。
诗成欲谁和,感慨心徒烦。
清优四皓官,潇洒二疏颜。
直道空华发,明时独买山。
如闻元老议,尚恐软轮还。
谁是尘埃者,清风合自攀。
吾法元来不妄传,信知道法妙玄玄。
君家自是神仙种,管取儿孙代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