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山中景,亭阑鼠甘阴。
客投孤寺宿,蝉趁夕阳晴。
满树青苔湿,一村黄叶深。
纳凉归去晚,湖月挂遥林。
来访山中景,亭阑鼠甘阴。
客投孤寺宿,蝉趁夕阳晴。
满树青苔湿,一村黄叶深。
纳凉归去晚,湖月挂遥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游览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来访山中景,亭阑鼠甘阴。”开篇便以山中之景为背景,亭阑间鼠儿享受着树荫下的凉快,这不仅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客投孤寺宿,蝉趁夕阳晴。”旅人选择在一座偏僻的寺庙中过夜,蝉鸣声中感受着傍晚的宁静,这里的“孤”与“偏僻”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情境,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深远和寂寞。
“满树青苔湿,一村黄叶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细致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湿润的青苔覆盖着大树,而远处的村庄则被金黄色的落叶所笼罩,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季节更迭带来的情感变化。
“纳凉归去晚,湖月挂遥林。”诗人在夕阳西下之际,感受着山间的清凉,然后踏上归途。湖面上的月光如同悬挂在远处的树林中,这一幕既是对景色的描绘,也是对心境的抒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远。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
身如碧凤皇,羽翼披轻轻。
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
势可倒五岳,不唯鞭群灵。
飘飖驾翔螭,白日朝太清。
空遗古坛在,稠叠烟萝屏。
远怀步罡夕,列宿森然明。
四角镇露兽,三层差羽婴。
回眸盼七气,运足驰疏星。
象外真既感,区中道俄成。
迩来向千祀,云峤空峥嵘。
石上橘花落,石根瑶草青。
时时白鹿下,此外无人行。
我访岑寂境,自言斋戒精。
如今君安死,魂魄犹膻腥。
有芨皆绿字,有芝皆紫茎。
相将望瀛岛,浩荡凌沧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