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表达了时间流逝,日光西沉,但心中无牵挂,无求于世事。"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则是说在辽阔的自然之中,静坐思考,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心境。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这一句写的是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凋零,而鸟儿的叫声也带有一丝哀伤。这里的“众芳”指的是各种鲜花美景,“委时晦”则是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不见;“鶗鴂鸣悲耳”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在暮色中发出令人感到悲凉的声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表达的是对遥远古代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于隐逸之人生活方式的赞赏。"鸿荒"指的是辽阔而又荒凉的地方;"古已颓"则是说古老的遗址已经沧桑变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而最后一句"谁识巢居子"则是在问,在这个广漠无垠、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谁能理解隐居之人的生活选择和精神追求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于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