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白日静,左右列图书。
哲人久不作,掩卷空欷歔。
山房白日静,左右列图书。
哲人久不作,掩卷空欷歔。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其十)万桂山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书香氛围。"山房白日静",开篇即以静态的山房和明亮的阳光,展现出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左右列图书"进一步强调了这是一个藏书丰富的学习空间,充满了知识的气息。
然而,"哲人久不作"一句透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暗示着这里曾经活跃的思想者已经许久没有新的思想或著述产生,可能暗指儒学的衰落或是作者对学术传承的忧虑。最后,"掩卷空欷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沉寂的感慨,他合上书卷,心中充满叹息,流露出对学术繁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古代学者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学术传承现状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阴山道,阴山道,纥逻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马时,道旁千里无纤草。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
养无所用去非宜,每岁死伤十六七。
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
藕丝蛛网三丈馀,回纥诉称无用处。
咸安公主号可敦,远为可汗频奏论。
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
仍诏江淮马价缣,从此不令疏短织。
合罗将军呼万岁,捧授金银与缣綵。
谁知黠虏启贪心,明年马多来一倍。
缣渐好,马渐多,阴山虏,奈尔何。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