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六》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六》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

信得几时安。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0)
注释
君不见:你没看见吗,用于引起注意的表达。
冰上霜:冰面上覆盖的霜冻,比喻寒冷。
表里:内外,指全面、彻底。
阴且寒:阴冷,既指天气也暗喻世态炎凉。
虽蒙:即使受到。
朝日照:早晨阳光的照耀,比喻短暂的美好时光。
信得:能够相信,引申为能持续多久。
几时安:多久的安宁,指不稳定和短暂的平静。
民生:人民的生活。
故如此:本来就是这样,指生活充满艰辛。
谁令:是谁让,表示对造成现状的质问。
摧折:遭受挫折、打击。
强相看:不得不面对,被迫承受。
来自如削:时间流逝得像刀削一样快。
白发:老年人的象征,此处指年华老去。
零落:脱落,散落,比喻岁月的消逝。
不胜冠:无法承受头上的帽子,比喻年老体衰,难以承受生活的重担。
翻译
你没看见那冰上的霜吗?里外都是阴冷的。即使有朝阳照耀,
能享受多久的安宁呢?人生本就如此艰难,是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许多磨难。
一年又一年,时光如同刀割般流逝,白发不断掉落,难以承受冠帽之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悲凉情怀和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冰冻霜凝,连日照也无法带来温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冷漠与不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这几句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用“摧折”形容生命力度的消亡,用“年去年来自如削”比喻时间的无情消磨,最后,“白发零落不胜冠”则是对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无声哀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命过程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五龙稳睡

山色空濛忘晓昏,石床高在五龙墩。

等閒一枕希夷梦,莫遣鼾声过隔村。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七

主人素性爱筼筜,南壑移栽护北堂。

任取他年栖凤处,清阴聊得且尚羊。

(0)

赠谢明府奏绩

三年为令两移封,治状行应达九重。

秪恐宵衣问幽侧,青山无以答从容。

(0)

赠黄石龙之南都

燕台离思苦依依,满目红尘隔翠微。

十载罗浮曾有约,不知何日得同归。

(0)

新春试笔

半百光阴又八年,春风吹面只依然。

怒蛙气忾本如昔,老马驱驰不似前。

曲意媚人甘老拙,谋生无术任连颠。

寸功未遂空回首,下愧人寰上愧天。

(0)

庚午除夕写怀二首·其二

满城箫鼓送年光,我自焚香坐小堂。

迁客久知才力薄,老年争得簿书忙。

功名恁是浮萍草,世事无过块垒场。

明日春风频引望,岳阳楼下水茫茫。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