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夜寄微之》
《除夜寄微之》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úwēizhī
táng / bái

bìnmáojuébáisānsānshìchéngbǎikān

gòngshèngshíquēxiàtóngjiēchúzàijiāngnán

jiāshānquánshíxúnchángshìfēngān

lǎoxiàojūnxiān退tuìmíngniánbànbǎiyòujiāsān

注释
鬓毛:两鬓的头发,指代年龄。
毵毵:形容毛发细软而稀疏,这里指头发白了。
盛时:国家强盛的时代,此处指唐朝。
阙下:古代皇宫前的空地,借指朝廷。
家山:故乡的山,常用来指代家乡。
泉石:指山水田园,常用来形容隐居或宁静的生活环境。
世路:人生的道路,此处指社会生活。
风波:比喻世事的动荡和困苦。
老校:年老的官员,此处是作者自指。
于君:对你的意思,这里的'君'可能指朋友或其他人。
合先退:应该先退休。
半百:五十岁。
又加三:再加三,即五十三岁。
翻译
不知不觉两鬓已斑白,一事无成让人倍感心酸。
一同惋惜在盛世离开朝廷,除夕之夜只能在江南感叹。
常常回忆家乡的山泉石景,对世间的风风雨雨深知详尽。
年老的我在你面前应该先退下,明年我就要迈入半百再加三的年纪。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诗中“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两句,通过头发斑白来反映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抱负未能实现的苦涩感受。"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的怀念。"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两句,诗人通过对家乡自然景物的追忆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舍,以及对于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而富有表现力,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诗中还隐含着对友人微之的思念和期待,体现了诗人的豪放派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广陵有寄璚花诗丐余次韵

未信人间日易斜,携春来问列仙家。

情知后土无双树,迷杀江都是此花。

芍药谩吟红茧粟,璚儿从眄玉兰芽。

一壶能共樊川老,醉写乌丝侧帽纱。

(0)

寄筹峰林芝岩三首·其三

青鞋布袜厌趑趄,肯向何门学曳裾。

错为黄金换词赋,一生惆怅马相如。

(0)

秋华亭以天上秋期近分韵得秋字

开宴秋华亭子上,共看织女会牵牛。

星槎有路连云渡,银汉无声带月流。

取醉不辞良夜饮,追欢犹似少年游。

分曹赌酒诗为令,狎坐猜花手作阄。

最爱柳腰和影瘦,更听莺舌弄春柔。

金茎露落仙人掌,锦瑟声传帝子愁。

络纬岂知都是怨,芙蓉莫恨不禁秋。

碧空珠斗微风动,重欲移樽为客留。

(0)

湖上感事漫成四绝奉寄玉山·其二

湖水明于镜,湖泥浊似泾。

祗应苌血在,染得水华清。

(0)

题柯敬仲竹木

洞庭秋尽水增波,光动珊瑚碧树柯。

夜半仙人骑紫凤,满天清影月明多。

(0)

和吕希颜

雨过长江五月秋,主家宴客林塘幽。

苦无奇字从人问,赖有清尊消我忧。

道士旧游寻赤壁,美人相见忆罗浮。

休官便拟璜溪住,莼菜鲈鱼不外求。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