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穷经二十年,一官嬴得守青毡。
近闻浙水推师席,尽道东阳有郑虔。
灯火穷经二十年,一官嬴得守青毡。
近闻浙水推师席,尽道东阳有郑虔。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刻苦攻读经书长达二十年,最终仅换来一个微小官职,得以在青毡之地任职的经历。"灯火穷经二十年"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夜以继日苦读的情景,"一官嬴得守青毡"则表达了对这种清贫生活的坚守和对学问的执着。后两句"近闻浙水推师席,尽道东阳有郑虔",通过他人对黄亨仲的推崇,暗示了黄亨仲在学术上的声望,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黄亨仲的敬佩之情,将他比作东阳的郑虔,意指其才学之高。整首诗简洁而深沉,流露出对学问追求的坚韧与对人才的赞赏。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十年望庐山,梦落云深处。
今日到匡庐,行役催人去。
庐山迢遥千万重,向空乱插青芙蓉。
石梁下饮三彩虹,倒挂飞泉双白龙。
须臾返照交紫翠,金碧炫耀香垆封。
我来寻慧远,虎溪已晚钟。
十八高贤谁复在,白莲花落无人踪。
山僧送客客未别,寒月早挂西林松。
吾闻天地最高顶,上有御笔开尘容。
彭湖二孤浴日月,匡君五老随短筇。
欲上庐山巅,结茅紫霄住。
浮云不我留,又向湓城渡。
回首烟霞九叠中,山霭苍苍石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