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有幽兰,贞独信为美。
移根自泽阴,托荫近堂趾。
敷叶恒披绿,抽茎复攒紫。
桃李讵能方,荇茝或可比。
纫之佩服间,足以赠君子。
中庭有幽兰,贞独信为美。
移根自泽阴,托荫近堂趾。
敷叶恒披绿,抽茎复攒紫。
桃李讵能方,荇茝或可比。
纫之佩服间,足以赠君子。
此诗《咏中庭幽兰寄曾日彰练声伯》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描绘中庭幽兰的生长环境与特质,表达了对兰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其作为君子象征的推崇。
首句“中庭有幽兰,贞独信为美”,点明了兰花生长于庭院之中,其独特而高洁的品质被视为美德的象征。接着,“移根自泽阴,托荫近堂趾”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它从湿润的阴处移来,靠近堂前,暗示着兰花虽生于幽暗之地,却能接近明亮的殿堂,寓意其品格不因环境而改变。
“敷叶恒披绿,抽茎复攒紫”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兰花的外在特征,叶子常绿,茎部则呈现出紫色,展现了其独特的色彩美。接下来,“桃李讵能方,荇茝或可比”将兰花与桃李、荇茝等其他花卉进行对比,强调了兰花的与众不同,其高雅之姿难以与普通花卉相提并论。
最后,“纫之佩服间,足以赠君子”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兰花赠予君子之意,寓意兰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更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可以用来表达对君子品德的敬仰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君子品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朝来卖酒江南市,日莫归为江北人。
禅老未嫌参请数,渔舟空怪往来频。
每惭菜饭分斋钵,时乞香泉洗病身。
世味渐消婚嫁了,幅巾绛褐许相亲。
子牟在江海,心存魏阙下。
君居虽远方,不忘朝廷者。
筑室负郊郭,虚堂连广厦。
浮梁江湖间,风物最萧洒。
官罢得优閒,一到休车马。
开轩命宾客,棋壶杂觞斝。
园亭助登览,山川入骚雅。
霄汉不可跂,惓惓谁能舍。
目睇西北云,丹成此倾泻。
出还拥旌旟,归复傲林野。
真得吏隐趣,岂累荣名假。
宦游羁绁中,适意如君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