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一遗老斋》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一遗老斋》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老人身世两相遗,绿竹青松自蔽亏。

已喜形骸今我有,枉将名字与人知。

往还但许邻家父,问讯才通说法师。

燕坐萧然便终日,客来不识我为谁。

(0)
注释
老人:指年长的人。
遗:遗留,消失。
绿竹青松:象征坚韧和长寿。
蔽亏:遮掩不足,孤独。
形骸:身体,这里指生活状态。
枉:徒然,无谓。
名字:指个人的称谓。
但许:仅限于,只允许。
邻家父:邻居的老者。
说法师:提及僧侣或修行者。
燕坐:闲坐,安静地坐着。
萧然:寂静,清冷。
终日:整天。
客来:有访客到来。
为谁:指代不明的身份。
翻译
老人的经历和身世都已随风而逝,只有绿竹青松陪伴着孤独的生活。
如今我已满足于平凡生活,姓名不再重要,无需向他人提及。
我只与邻居老父交往,法师的名号无人知晓。
我独自静坐,整日如此,来访者都不知道我是何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遗老"自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和身世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淡泊心境。

首句"老人身世两相遗",揭示了诗人的沧桑感,暗示了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孤独。"绿竹青松自蔽亏"借自然景象,寓言自己如同竹林青松,虽孤独但也坚韧,不愿过多暴露于世人的视线中。

"已喜形骸今我有",表达诗人对当前自由自在生活的满足,不再受名利束缚。"枉将名字与人知"则流露出对过去名声的淡漠,认为名字为人所知并非真正的幸福。

"往还但许邻家父,问讯才通说法师"描绘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简单交往,只与邻居老者交谈,对外界来访者仅告知他们是法师,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低调和清静。

最后两句"燕坐萧然便终日,客来不识我为谁",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斋中安静度日,连来访的客人都难以辨认他的身份,形象地刻画出遗老斋主人超脱尘世、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心态,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遗老情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病起见梅花有感四首·其三

古涧荒郊人迹少,几枝摘索为谁芳。

因思陋巷甘岑寂,为己工夫味更长。

(0)

和姜子谦游晁景迂祠

百年风节仰英游,喜见新诗为点头。

微诋大贤虽可恨,不妨千载略同流。

(0)

园蔬六首·其一

携锄抱瓮不辞劳,要使霜根足土膏。

我去艰难生理窄,却疑学圃属吾曹。

(0)

久不见竹堂高篇辄以湘窣索之两诗继至因用其韵·其一

壶中老子兴不浅,丰颊樽前胜玉梅。

肯为莼羹下犀箸,聊凭催促好诗来。

(0)

过金陵谒吴大帝庙

人苦曹瞒虐,天悲汉禄终。

山河分鼎峙,气象发江东。

一旦墟京洛,弥年豢幼冲。

炎精竟灰烬,紫盖出艨艟。

长策资公瑾,雄才得吕蒙。

招延师友义,继述父兄忠。

旧府峨双阙,惊涛涌半空。

风云龙虎势,日月帝王功。

地力因时险,神谋与意通。

屈伸思所济,逆顺审于衷。

骏足嗤交货,灵牙耀即戎。

同盟界函谷,独断保蚕丛。

定霸葵丘劣,推心建武同。

长沙兆生谶,典午赖馀风。

战守遗踪在,登临四望中。

陵迁成万古,世异想群雄。

歌舞居民祀,干戈逐虏功。

征帆来浦外,久客怆途穷。

精锐销孤剑,飘零若断蓬。

徘徊灵庑下,暮叶乱江枫。

(0)

游齐山用唐杜紫微韵

联镳出郭疾于飞,好景留人倦式微。

尽日山行惟所适,夕阳堤上咏而归。

摩挲苔壁嗟前事,徙倚岩亭惜寸晖。

空忆樊川秋影去,为谁重唱缕金衣。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