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宦飘飘九见春,共嗟名迹尚埃尘。
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
蚤向文科分甲乙,尝于命历校庚辛。
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
从宦飘飘九见春,共嗟名迹尚埃尘。
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
蚤向文科分甲乙,尝于命历校庚辛。
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所作的《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其二)再次前韵》。诗中,诗人以自身的从宦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仕途变迁和友情的感慨。"从宦飘飘九见春"描绘了诗人多年在外做官的漂泊生涯,九年时间里多次经历春天,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仕途的沧桑。"共嗟名迹尚埃尘"则表达了对名利地位如尘土般的看法,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态度。
"相逢梁苑留趋幕,不鄙池阳去长人"两句,通过回忆在梁苑(古代宫殿园林)共事的经历,以及对池阳(地名)任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使职位有别,也无丝毫鄙视之意。
"蚤向文科分甲乙,尝于命历校庚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王伯益在学问上的竞争与合作,他们在文学科目的较量中分出高低,同时也可能在命运的安排中共同面对挑战。
最后两句"穷通定分非婴虑,惟有交情久益亲"点明诗人认为人生的穷达顺逆自有定数,无需过多忧虑,唯有朋友间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深厚。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