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扬州五咏》系列中的第三首,题为“蜀井”。诗人以个人游历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味道的深深眷恋。
首句“信脚东游十二年”,描绘了诗人长时间的漂泊生涯,随意漫游已达十二载。次句“甘泉香稻忆归田”则直接抒发了对故乡田园生活的美好回忆,特别是那甘甜的泉水和香喷喷的稻米。
“行逢蜀井恍如梦”一句,通过在异地偶遇类似蜀地的井水,勾起了诗人如梦似幻的乡愁。接下来,“试煮山茶意自便”写诗人尝试烹煮山茶,仿佛在品味中找到了一丝家乡的味道,那份自在与惬意溢于言表。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两句,通过描述简朴的生活细节,如井绳短小、红泥烧制的茶具,展现了诗人对朴素而清新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厌倦。
最后,“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如果早知道家乡的味道如此美妙,也许就不会选择长久的仕途奔波,流连他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