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庐山谣》
《庐山谣》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十年望庐山,梦落云深处。

今日到匡庐,行役催人去。

庐山迢遥千万重,向空乱插青芙蓉。

石梁下饮三彩虹,倒挂飞泉双白龙。

须臾返照交紫翠,金碧炫耀香垆封。

我来寻慧远,虎溪已晚钟。

十八高贤谁复在,白莲花落无人踪。

山僧送客客未别,寒月早挂西林松。

吾闻天地最高顶,上有御笔开尘容。

彭湖二孤浴日月,匡君五老随短筇。

欲上庐山巅,结茅紫霄住。

浮云不我留,又向湓城渡。

回首烟霞九叠中,山霭苍苍石潭树。

(0)
鉴赏

这首《庐山谣》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庐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诗的开头“十年望庐山,梦落云深处”,以十年之久的期待与梦境中的庐山相遇,营造出一种向往与神秘交织的氛围。接着“今日到匡庐,行役催人去”则表达了诗人终于亲临庐山的喜悦与现实的紧迫感。

接下来的几句“庐山迢遥千万重,向空乱插青芙蓉。石梁下饮三彩虹,倒挂飞泉双白龙”,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庐山的雄伟与奇丽,尤其是那“乱插青芙蓉”的比喻,将山峰比作插在空中的芙蓉花,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美丽。

“须臾返照交紫翠,金碧炫耀香垆封”则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庐山,色彩斑斓,金碧辉煌,仿佛整个山峰都被金色的光芒所覆盖,充满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

“我来寻慧远,虎溪已晚钟”一句,借用了古代高僧慧远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庐山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追寻。接下来的“十八高贤谁复在,白莲花落无人踪”则抒发了对庐山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山僧送客客未别,寒月早挂西林松”描绘了山僧送别客人的场景,寒月挂在松枝之上,增添了诗的意境与情感深度。

最后,“吾闻天地最高顶,上有御笔开尘容。彭湖二孤浴日月,匡君五老随短筇”几句,进一步赞美了庐山的崇高地位与自然之美,同时提到了庐山周边的地理特征,如彭湖的日月沐浴与匡君五老的伴随。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历史人文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感情与对自然美的赞叹。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山水诗。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冬行感怀

忧人行语影,道路不知长。

冽栗寒气夜,峥嵘天色霜。

似僧无法眷,为客在家乡。

难慰一生志,易伤九回场。

山村门各闭,土囤牛亦藏。

自笑无归者,皇皇畛陌旁。

(0)

山行望孔城村

山村景佳绝,揽辔为迟迟。

矮矮隐茅屋,高高出酒旗。

枝风非杨柳,树雪是棠梨。

驴背人遥羡,村中自不知。

(0)

舟行望荆山

舟前雨暗接天遥,不见荆山意寂寥。

猎猎风将云幕捲,故人天外手相招。

(0)

山居即事

宿鸟声喧夕照沈,掩关无事且高吟。

炉分细火初煎茗,门叩幽人常抱琴。

山月光寒临卧榻,松风致爽快披襟。

此中乐事诚难尽,何必忙忙别处寻。

(0)

题南国风光画册十六首·其四谷产

室陋曾无储谷仓,稛收露积小场旁。

躬耕毕竟终身苦,沃野肥田任半荒。

(0)

题顾荫亭松竹图即索之归

历劫同深患难情,为谁写照向谁倾?

岁寒倘欲联三友,我与梅花一样清。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