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施江月扇》
《题施江月扇》全文
明 / 王汝玉   形式: 古风

忆我初识君,江轩月如秋。

故人丹林子,挟我同遨游。

凉风起天未,白蘋满芳洲。

浩然纵奇气,毕竟情未收。

自兹始相见,谈笑恒忘倦。

兴来挥綵毫,五气云露炫。

却哂谢宣城,澄江净如练。

我去谒承明,君来访神京。

客楼三日雨,听彻□花声。

别来今几载,屡看流光改。

彤庭赐告还,风景依然在。

重会落枫江,芙蓉正堪采。

百年几何时,会少多分离。

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

玉杯行美酒,座上皆亲知。

当筵不为乐,莫待长相思。

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

丈夫志四方,细故安足虑。

它时倘念我,为折三花树。

(0)
鉴赏

此诗《题施江月扇》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施江月的深厚友谊及相聚离别的感慨。

首句“忆我初识君,江轩月如秋”开篇即以回忆起初次相识的情景,江边的月色如同秋天一般清冷而美丽,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怀旧氛围。接着“故人丹林子,挟我同遨游”描述了与友人的亲密无间,一同畅游于自然之中,享受着自由与快乐。

“凉风起天未,白蘋满芳洲”描绘了凉爽的秋风拂过,白蘋在水洲上摇曳生姿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浩然纵奇气,毕竟情未收”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即使在自然中释放了豪情壮志,但情感并未完全消散。

接下来“自兹始相见,谈笑恒忘倦”展现了两人相逢后的欢愉,交谈中忘记了旅途的疲惫。“兴来挥綵毫,五气云露炫”描述了诗人兴之所至,挥毫泼墨,创作出光彩夺目的作品,五彩斑斓的云雾也仿佛为之增辉。

“却哂谢宣城,澄江净如练”通过对比,赞美了江水的清澈,如同宣纸般纯净。“我去谒承明,君来访神京”则讲述了两人分别后各自忙碌的生活,诗人前往朝廷,友人来访京城。

“客楼三日雨,听彻□花声”描绘了诗人客居期间的雨天,听着窗外的花开之声,内心充满思念。“别来今几载,屡看流光改”感叹时间流逝之快,与友人分别已久,多次见证了岁月的更迭。

“彤庭赐告还,风景依然在”表达了诗人返回朝廷后,虽然环境有所变化,但心中对友情的怀念依旧不变。“重会落枫江,芙蓉正堪采”期待再次与友人相聚,欣赏落枫江畔盛开的荷花。

“百年几何时,会少多分离”感慨人生短暂,相聚的机会难得。“那知在今日,聚首非素期”表达了意外的惊喜,没想到会在今日重逢。“玉杯行美酒,座上皆亲知”描绘了聚会时的欢乐场景,举杯畅饮,座上都是知心好友。

“当筵不为乐,莫待长相思”劝诫大家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等到分别后才感到遗憾。“明朝我仍去,未必重相遇”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担心下次相遇未知。“丈夫志四方,细故安足虑”鼓励大家胸怀大志,不必过于忧虑生活中的琐事。

最后“它时倘念我,为折三花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友人在想念自己的时候,能折下一棵三花树作为纪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王汝玉
朝代:明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猜你喜欢

怀昔

奋迹穷阎本甚微,刺天何敢慕群飞。

业文仅与驴书券,学射才因鼠发机。

罟擭纵横真脱命,风波澒洞尚馀威。

朝冠挂了方无事,却爱山僧百衲衣。

(0)

睡起

不恨无人到野堂,惟将美睡答年光。

风经荷叶翻翻绿,雨湿松枝细细香。

薄俗空成士龙笑,长歌未尽接舆狂。

掬泉弄石翛然晚,又得今年一夏凉。

(0)

暑夜泛舟二首·其一

暑气方然一鼎汤,聊呼艇子夜追凉。

微风忽起发根冷,阙月初升林影长。

渐近场中闻笑语,却从堤外看帆樯。

超然自适君知否,身世从来付两忘。

(0)

雪后二首·其二

冰开地沮洳,云破日曈昽。

鸿入青冥际,草生残烧中。

方欣毕公税,已复始农功。

稻垄牛行处,泥翻夕照红。

(0)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其一

旬日雨频作,一年秋又残。

光阴不少贷,怀抱若为宽。

小瓮聊寻醉,疏砧已戒寒。

定知清夜梦,又过石阑干。

(0)

枕上

纱幮竹簟不胜清,卧看残缸翳复明。

两树梧桐鸣急雨,一林鸲鹆噪疏更。

静无狂蝶妨幽梦,懒有群鸥责旧盟。

待旦欲寻梅市路,小舟先向步头横。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