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公怀遁迹,不踏云门寺。
千篇和寒山,元属无文字。
爱此海山幽,携瓢偶焉至。
掩关梧竹间,苍翠满庭坠。
塔院风寥寥,铃语警群寐。
笑指林月升,欲言忘所自。
门开落花积,已没坐禅地。
非关断往还,谁欤知此意。
清溪与流云,去住总不二。
衲公怀遁迹,不踏云门寺。
千篇和寒山,元属无文字。
爱此海山幽,携瓢偶焉至。
掩关梧竹间,苍翠满庭坠。
塔院风寥寥,铃语警群寐。
笑指林月升,欲言忘所自。
门开落花积,已没坐禅地。
非关断往还,谁欤知此意。
清溪与流云,去住总不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智相在闭关修行时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彭孙贻对这种生活的感慨与赞美。
首句“衲公怀遁迹,不踏云门寺”点出僧人智相远离尘嚣,选择在云门寺之外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接着,“千篇和寒山,元属无文字”表明智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世界,其作品如同寒山子般,不拘泥于文字形式,而是直抒胸臆,传达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爱此海山幽,携瓢偶焉至”描述了智相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随性而行,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山水融为一体。接下来,“掩关梧竹间,苍翠满庭坠”进一步展现闭关之所的静谧与生机,梧桐与翠竹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满园皆是绿意盎然。
“塔院风寥寥,铃语警群寐”则描绘了寺庙内的清寂氛围,微风吹过塔院,铃声悠扬,唤醒了沉睡中的众生,提醒他们回归内心的觉醒与警醒。最后,“笑指林月升,欲言忘所自”表现了智相在月光下与自然对话的情景,他似乎找到了自我,又似乎超越了自我,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
“门开落花积,已没坐禅地”描绘了闭关结束时的景象,门前落花堆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结束。而“非关断往还,谁欤知此意”则表达了智相对于往来的态度,他并不刻意追求或拒绝与外界的联系,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一切。
整首诗通过对智相闭关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修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寻,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