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兰亵台上,抱玉烬山阿。
古戍狼烽少,平林燕垒多。
有途怨薪桂,无地隐烟萝。
欲向寥天问,终悲隔燄摩。
搴兰亵台上,抱玉烬山阿。
古戍狼烽少,平林燕垒多。
有途怨薪桂,无地隐烟萝。
欲向寥天问,终悲隔燄摩。
这首诗描绘了战火纷飞的景象,通过“搴兰亵台上,抱玉烬山阿”两句,以兰花和玉石的比喻,暗示美好事物的毁灭,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古戍狼烽少,平林燕垒多”两句,通过对比古代的烽火与现代的燕巢,反映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和平的渴望。
“有途怨薪桂,无地隐烟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在战乱中寻找避难之地的困难。最后,“欲向寥天问,终悲隔燄摩”两句,诗人试图向天空寻求答案,却最终只能面对战争带来的悲痛与隔阂,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绝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城头春霭晓濛濛,指望关桥满袖风。
云骑闲嘶宫柳外,玉人愁立草花中。
钟分寺路山光绿,河绕军州日气红。
迹忝已成方恋赏,此时离恨与君同。
十二街如市,红尘咽不开。
洒蹄骢马汗,没处看花来。
栖身齿多暮,息心君独少。
慕谢始精文,依僧欲观妙。
冽泉前阶注,清池北窗照。
果药杂芬敷,松筠疏茜峭。
屡跻幽人境,每肆芳辰眺。
采栗玄猿窟,撷芝丹林峤。
纻衣岂寒禦,蔬食非饥疗。
虽甘巷北单,岂塞青紫耀。
郡有优贤榻,朝编贡士诏。
欲同朱轮载,勿惮移文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