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素肥遁,幽居爱林闾。
结屋依陋巷,种树绕城隅。
浮云南山来,清阴覆其闾。
老柳带寒色,芳兰露春腴。
窗深不知晓,树密室自虚。
甘贫意自适,守道乐有馀。
娱宾非旨酒,饱食但园蔬。
流水赴大泽,翔禽恋高株。
物性各有遂,谁能常晏如。
所以古人隐,为时而卷舒。
商岭岂高蹈,渭阳非远渔。
惟有巢由子,千载烈丈夫。
山鸣谷尚应,已独不受呼。
嗟我眼中人,孰不为利驱。
眷此云林下,萧然尘鞅疏。
车马塞里巷,何能顾穷居。
寄语抱关者,当识其贤愚。
有客素肥遁,幽居爱林闾。
结屋依陋巷,种树绕城隅。
浮云南山来,清阴覆其闾。
老柳带寒色,芳兰露春腴。
窗深不知晓,树密室自虚。
甘贫意自适,守道乐有馀。
娱宾非旨酒,饱食但园蔬。
流水赴大泽,翔禽恋高株。
物性各有遂,谁能常晏如。
所以古人隐,为时而卷舒。
商岭岂高蹈,渭阳非远渔。
惟有巢由子,千载烈丈夫。
山鸣谷尚应,已独不受呼。
嗟我眼中人,孰不为利驱。
眷此云林下,萧然尘鞅疏。
车马塞里巷,何能顾穷居。
寄语抱关者,当识其贤愚。
这首明代练子宁的《题黄彦成云林小隐》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中,诗人赞美了黄彦成选择在幽静的林间筑屋而居,过着简朴而自得的生活。他种树环绕,享受着南山清荫,老柳带寒,芳兰吐香,环境宁静而富有生机。诗人强调隐士的生活并非追求奢华,而是甘于清贫,坚守道义,以自然之乐为满足。
诗中通过流水、飞鸟的意象,表达了顺应自然、各得其所的哲理,同时也暗含对世人被名利驱使的感叹。诗人提到古人如巢父、许由那样的隐逸之士,他们超脱世俗,不受世俗召唤,是真正的贤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希望能在这样的云林之下,远离尘世纷扰,然而现实中的车马喧嚣让他难以如愿。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理解和敬仰,以及对现代社会功利心态的反思。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人间共赏中秋月,酒社诗家意味长。
天上必应霜露早,桂丛凋尽饱青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