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fāngchéngxúnshūjiù
sòng / huángtíngjiān

zhuàngnánshānruòpáijīnwèichénāi

qīngtánluòwànbáiyǎnshāngsānbǎibēi

zhōudǐngchóukāngjiàzhāngyuánshìdòngliángcái

juànránhuīfāngchéngguāngàidāngniánxiànglái

注释
壮气:豪迈的气势。
南山:比喻高大的山或宏伟的事业。
排:驱逐,排除。
野马:喻指不受拘束的人或事物。
尘埃: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清谈:轻松的谈话。
落笔:下笔写作。
白眼:轻蔑不屑的目光。
觞:古代盛酒的器具。
三百杯:极言饮酒之多。
周鼎:象征贵重的宝物。
康瓠:普通器皿,比喻价值低微的事物。
豫章:古代地名,这里泛指珍贵木材。
栋梁材:比喻有才能、能担当重任的人。
眷然:依恋不舍的样子。
方城路:具体地点,可能指诗人所在之地。
冠盖:古代官员的车乘,代指官员。
当年:过去的时间。
翻译
豪情壮志如南山般磅礴,如今却只能任由野马和尘埃驱使。
轻松的谈话中能挥洒下万言之多的文字,举杯时却只对白眼之人敬酒三百杯。
周朝的宝鼎也不值康瓠的价钱,豫章本就是栋梁之材。
满怀感慨地站在方城路上,遥想当年众多的官帽车盖曾络绎而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表达了作者对先人的怀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首句“壮气南山若可排”以豪迈之气比拟七叔祖的壮志,暗示其往日的雄心壮志如同南山般巍峨。接下来的“今为野马与尘埃”则描绘了现实中的落魄,将自己比作在尘世中奔忙的野马,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

“清谈落笔一万字”展现了作者的文采飞扬,即使在闲谈中也能下笔千言,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和才思敏捷。“白眼举觞三百杯”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豪放态度,即使面对不如意,也能借酒浇愁,自我宽慰。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运用典故,表明自己虽未得到应有的赏识,但坚信自己的才能如同周代的宝鼎或豫章的良木,终有被识货的一天。最后,“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表达了对过去繁华岁月的追忆,以及对七叔祖曾经显赫地位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自豪,又有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岁暮祫祭太庙述事

璇玑临岁暮,太室祫冬烝。

九庙萃神爽,一躬凛继绳。

瞻羹惜彻馔,传火验悬灯。

羃䍥祥花布,天恩倍敬承。

(0)

济尔哈朗图行宫作·其一

北来按顿有行宫,卜克今年路再通。

致远欲休群畜力,发储匪藉庶民攻。

溪山不尽足真趣,藻缋毋施爱朴风。

容膝已佳此多矣,禹无间处企难同。

(0)

射虎行

围中报有虎负嵎,佽飞亲率往歼诸。

隔谷白额欲潜遁,神鎗一发早中渠。

惊避深林曳尾掉,迾骑前遮容远跳。

金桃皮弓雕羽箭,凌秋风如饿鸱叫。

馥然入其要害处,眈眈双目沦精曜。

蔚皮载驼聊足欣,攘臂下车真可笑。

(0)

端午

龙舟岁岁奉慈娱,闵旱停陈意慊瞿。

养志惭无能乐志,悬蒲愁更切瞻蒲。

生辰尚忆齐公子,故事休称楚大夫。

傍晚片时雷雨过,那因增慰祗增吁。

(0)

蓝瑛画秋色老梧桐

法传赵荣禄,神是李青莲。

更忆梅花石,曾逢德寿边。

(0)

南苑赐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烟火灯词·其四

后先接踵共来尊,难学萧王闭玉门。

爆响连珠成捷报,便期早晚定坚昆。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