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南去后,花药冷禅关。
退院木樨老,倦游胡蝶閒。
茅堂人外客,树杪海中山。
野衲无宾主,相看水石间。
东明南去后,花药冷禅关。
退院木樨老,倦游胡蝶閒。
茅堂人外客,树杪海中山。
野衲无宾主,相看水石间。
这首诗描绘了访友途中所见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与友人的闲适对话。首句“东明南去后”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和旅程的开始,随后“花药冷禅关”则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沿途的景色,仿佛在幽静的环境中,禅意与自然和谐共存。
“退院木樨老,倦游胡蝶閒”两句,通过“老”字形容木樨(桂花)的成熟与岁月的痕迹,而“閒”字则赋予了倦游中的蝴蝶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生命静美的意境。
“茅堂人外客,树杪海中山”进一步描绘了访友之地的环境,茅草屋独立于人迹罕至之处,而远处的山峰似乎与大海相连,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又神秘的景象。这里不仅体现了空间的辽阔,也暗示了心灵的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野衲无宾主,相看水石间”将主题引向了与友人的交流。在自然之中,宾主之分变得模糊,人们在水石之间相互凝视,心灵相通,达到了一种超越形式的亲密与和谐。这种境界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内心世界和谐统一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高度赞赏。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