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龟之大,奄于东鲁。不云不雨,不能艺稷黍。
神懠不食,民携不附。我出东门,怅其望汝。
维龟之大,奄于东鲁。不云不雨,不能艺稷黍。
神懠不食,民携不附。我出东门,怅其望汝。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龟山操》以龟山为象征,寓言深刻。"维龟之大,奄于东鲁",开篇描绘龟山的宏大形象,位于东方鲁地,暗示其地位重要。接下来的"不云不雨,不能艺稷黍",通过自然现象隐喻龟山未能带来丰沛的雨水,无法滋养五谷,象征着当地可能遭遇的干旱或政治经济的困境。
"神懟不食,民携不附",进一步揭示了龟山的失职,神灵不再庇佑,民众也失去了依靠,流露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最后两句"我出东门,怅其望汝",诗人以第一人称表达,走出东门时满心惆怅,遥望龟山,表达了对改善现状的期盼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借龟山之象,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七岁立谈明主前,江湖晚节弄渔船。
斗鸡谁识城东老,丧马方知塞上贤。
生计未成归去咏,草书时发醉中颠。
当年不解看齐物,气踊如山谁见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