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立谈明主前,江湖晚节弄渔船。
斗鸡谁识城东老,丧马方知塞上贤。
生计未成归去咏,草书时发醉中颠。
当年不解看齐物,气踊如山谁见怜。
七岁立谈明主前,江湖晚节弄渔船。
斗鸡谁识城东老,丧马方知塞上贤。
生计未成归去咏,草书时发醉中颠。
当年不解看齐物,气踊如山谁见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姜司马》中的片段。诗人以七岁的姜司马早年在明主面前展现才智开篇,随后描述他晚年选择隐逸江湖,以打渔为乐。"斗鸡谁识城东老"一句,暗示了姜司马的才华未被大众广泛认知,而"丧马方知塞上贤"则借马匹之事,赞扬他在艰难环境中展现出的贤能。诗人感慨姜司马的生活变迁,他的生活尚未稳定就返回故乡,醉酒之余仍挥毫泼墨,书法狂放。最后,诗人感叹姜司马年轻时未能理解道家的齐物论,他的豪情壮志无人欣赏。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独特人生选择和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