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上榕城水渐高,葫芦山截苦波涛。
冬乾不满二三尺,撑折弯弯无数篙。
牵上榕城水渐高,葫芦山截苦波涛。
冬乾不满二三尺,撑折弯弯无数篙。
这首诗描绘了在惠阳乘船前往榕城途中,诗人对沿途景色的观察与感受。首句“牵上榕城水渐高”,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船只缓缓前行,水面逐渐升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行进中的韵律感。接着,“葫芦山截苦波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葫芦山比作截断汹涌波涛的巨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对水势的阻隔,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冬乾不满二三尺,撑折弯弯无数篙”则进一步展示了旅途中的具体情境。冬季干旱,水面低落,船只不得不依靠弯曲的竹篙来支撑,这不仅增加了航行的难度,也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挑战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苍山烟澹,寒溪风定,玉簪罗带绸缪。
轻霭暮飞,青冥远净,珠星璧月光浮。
城际踊层楼。
正翠帘高卷,绿琐低钩。
影落尊罍,气和歌管共清游。
史君冠世风流。
拥香鬟凭槛,雾鬓凝眸。
银烛暖宵,花光照席,谯门莫报更筹。
逸兴醉无休。
赋探梅芳信,翻曲新讴。
想见疏枝冷蕊,春意到沙洲。
卷朱箔。
朝雨轻阴乍阁。
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
东风妒花恶。
吹落。
梢头嫩萼。
屏山掩,沈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
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
障泥油壁催梳掠。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
又争信漂泊。
寂寞。
念行乐。
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
琼枝璧月春如昨。
怅别後华表,那回双鹤。
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绮霞散。
空碧留晴向晚。
东风里,天气困人,时节秋千闭深院。
帘旌翠波飐。
窗影残红一线。
春光巧,花脸柳腰,勾引芳菲闹莺燕。
闲愁费消遣。
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
单衣欲试寒犹浅。
羞衾凤空展,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
念人似天远。
迷恋。
画堂宴。
看最乐王孙,浓艳争劝。
兰膏宝篆春宵短。
拥檀板低唱,玉杯重暖。
众中先醉,谩倚槛、早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