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简彤庭几抗章,一麾铜墨便为郎。
关门变柳犹飞雪,县郭无花只避霜。
云接楚山聊隐吏,地临淮海旧兴王。
可应禁闼违长孺,帝念中都是沛乡。
白简彤庭几抗章,一麾铜墨便为郎。
关门变柳犹飞雪,县郭无花只避霜。
云接楚山聊隐吏,地临淮海旧兴王。
可应禁闼违长孺,帝念中都是沛乡。
这首明代诗人包节的《临淮遇雪赠刘渐斋侍御谪居》描绘了一幅官场变迁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首句“白简彤庭几抗章”暗示了刘渐斋在朝廷上曾多次直言进谏,后因贬谪而离开繁华之地。"一麾铜墨便为郎"则表达了他被贬为地方官员,尽管职位不高,但依然坚守职责。
接下来两句“关门变柳犹飞雪,县郭无花只避霜”,通过描绘临淮之地冬日的雪景,展现了环境的寒冷和荒凉,暗喻刘渐斋的贬谪生活艰难。柳树虽已凋零,但雪如柳絮纷飞,县城内连花儿也因严寒而未开放,只有霜雪作伴。
“云接楚山聊隐吏,地临淮海旧兴王”进一步描绘了刘渐斋的谪居之地,临近楚地,云雾缭绕,仿佛让他暂时融入山水之间,成为了一位闲适的隐士。淮海之地历史上曾是王者兴起的地方,这里也寓含着对刘渐斋未来可能有所作为的期待。
最后两句“可应禁闼违长孺,帝念中都是沛乡”,表达了对皇帝未能留住贤才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刘渐斋深厚的乡情,因为沛乡是他的故乡,皇帝的思念或许源于对这位人才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刘渐斋的品性,又寄寓了对他的同情和对朝廷用人之道的反思。
茫茫海水,问昔日夷亶,而今何处。
扶桑濯足,此志潜惹无据。徐市求仙径去。
顿化作、弥天蜃雨。凭风寄语蓬莱,还我三千男女。
几度。潮声听取。似汨汨飞扬,东华尘土。
越王台圮,剩有零星渔户。谁作中流砥柱。
任一碧、惊涛飞舞。至今指点犹疑,烟岛夕阳无数。
东风著意催帆挂,妒杀一庭欢聚。
元夕灯红,金尊酒碧,刚寿坡公初度。淋漓激楚。
笑十载荒唐,请缨无路。
花好长安,等闲色养高堂负。且唱大江东去。
怅澜翻渤澥,澄清谁许。
万里计偕,祖鞭争著,欲答太平时数。苍茫北顾。
慨王气葱茏,半迷尘土。知道诸君,各有金门赋。
藏春坞里,来做花生日。难得看花皆第一。
猛忆词仙好句,真是江南旧相识。春消息。
天涯尚寒勒。彩同剪,鼓休击。感年年、不为天怜惜。
把酒东风,万千心事,珍重生香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