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著意催帆挂,妒杀一庭欢聚。
元夕灯红,金尊酒碧,刚寿坡公初度。淋漓激楚。
笑十载荒唐,请缨无路。
花好长安,等闲色养高堂负。且唱大江东去。
怅澜翻渤澥,澄清谁许。
万里计偕,祖鞭争著,欲答太平时数。苍茫北顾。
慨王气葱茏,半迷尘土。知道诸君,各有金门赋。
东风著意催帆挂,妒杀一庭欢聚。
元夕灯红,金尊酒碧,刚寿坡公初度。淋漓激楚。
笑十载荒唐,请缨无路。
花好长安,等闲色养高堂负。且唱大江东去。
怅澜翻渤澥,澄清谁许。
万里计偕,祖鞭争著,欲答太平时数。苍茫北顾。
慨王气葱茏,半迷尘土。知道诸君,各有金门赋。
这首诗《如此江山》是魏元戴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描绘了北上的壮志与感慨。开篇“东风著意催帆挂”,以东风比喻时机或命运的推动,暗示着北上的决心与期待。接着“妒杀一庭欢聚”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的催促比作对庭中欢聚的嫉妒,形象地表达了北上路上的孤独与寂寞。
“元夕灯红,金尊酒碧,刚寿坡公初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与北上的严肃形成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淋漓激楚,笑十载荒唐,请缨无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反思与无奈,以及对实现抱负的渴望却不得其门而入的苦闷。
“花好长安,等闲色养高堂负”一句,诗人借长安的美景与孝顺父母的日常,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尽孝的遗憾。随后“且唱大江东去”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韧,以歌唱来排解心中的愁绪。
“怅澜翻渤澥,澄清谁许”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与对变革的渴望,诗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为国家带来改变。接着“万里计偕,祖鞭争著,欲答太平时数”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憧憬与积极参与的决心,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苍茫北顾。慨王气葱茏,半迷尘土”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思。“知道诸君,各有金门赋”则以“金门赋”比喻文采斐然的文章,暗示诗人对同僚才华的赞赏与对共同目标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北上过程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欲知摩诘诗中画,桃红柳绿皆摹写。
更含宿雨带春烟,一段风光生笔下。
欲观摩诘画中诗,小幅短短作四时。
山平水远含变态,是中有句无人知。
此公盘礴万物表,胸中炯炯秋空晓。
戏磨淡墨污绢素,世上丹青擅场少。
何人乞与辋川图,装成小轴四时俱。
壁间仍题六字句,人言双绝古今无。
水芝凝露披芳塘,浅妆浓画争煌煌。
其间艳异不世出,连芳并蒂知何祥。
有如一座两殊色,盈盈植立汉昭阳。
九回沉水不须沐,风生露洗皆生香。
公如瑶林映红粉,粲然一笑倾澄觞。
故开华阁挂银榜,大篇金薤垂琳琅。
吾闻草木正瑞世,箑蒲扇暑芝生房。
须烦丹青顾陆手,貌取绝艳归明光。
平湖漾晴绿,狎鸥自相逐。
归艇小于盂,轻帆晒蒲幅。
青萍恣漂流,白鱼跳尺玉。
柳线牵人衣,香林雨新沐。
汀尾沙禽鸣,人家映脩竹。
步履随春风,席地倾醽醁。
玩乐当如何,回首炎威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