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书何幸佐铅黄,日接群英道自光。
署近承明叨谒帝,赋成平乐谬为郎。
孟坚已分酬宾戏,严助还思佩郡章。
共忆东林社中客,满池莲叶吐清香。
修书何幸佐铅黄,日接群英道自光。
署近承明叨谒帝,赋成平乐谬为郎。
孟坚已分酬宾戏,严助还思佩郡章。
共忆东林社中客,满池莲叶吐清香。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亿所作,名为《次韵和守邦道人寄编修诸学士之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籍编纂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同僚学者才华的赞赏。
"修书何幸佐铅黄,日接群英道自光。" 这两句表达了编撰书籍的重要性和荣幸感,同时也强调了与众多才子共事的快乐,他们像太阳一样发出了自己的光芒。
"署近承明叨谒帝,赋成平乐谬为郎。"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官场生活,其中"署近承明"可能指的是作者在朝廷中的职位,而"赋成平乐"则是指文学创作,"谬为郎"则是一种自谦之词。
接下来的"孟坚已分酬宾戏,严助还思佩郡章。" 两句中,作者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个著名人物,比如孟坚和严助,他们都是以文学才能著称的人物。这表明诗人对于文人墨客的交往以及文化传承有一种深厚的情感。
最后,"共忆东林社中客,满池莲叶吐清香。" 这两句则是在怀念与同僚在东林书院的美好时光,那里充满了学者们的交流和讨论,以及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工作的热爱,更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强调了文化传承与个人交往的重要性。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篇典型的宋代士大夫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