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无尘便觉凉,半生场屋鬓将黄。
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
一榻无尘便觉凉,半生场屋鬓将黄。
而今已办还山计,对卷烧香爱日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清凉与内心的平静。"一榻无尘便觉凉",他坐在一张干净整洁的床榻上,感受到环境的清幽,仿佛连心灵都被洗涤,顿感凉爽。"半生场屋鬓将黄",诗人回顾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科举考试(场屋)中度过,岁月匆匆,两鬓已渐染白发,暗示了人生的沧桑。
"而今已办还山计",表达了诗人如今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有了归隐山林的决心。"对卷烧香爱日长",他沉醉于阅读卷宗,享受着焚香静思的时光,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宋代士人常见的归隐思想。
司空修禹绩,声华蔼孤骞。
皓皓荆山玉,虹光烛中天。
舂陵雨新霁,延我于丘樊。
卜筑在苍翠,架构依巑岏。
琴书一萧散,迟日满前轩。
和风泛烟际,有鸟鸣树间。
但觉清尊满,不知斟酌繁。
闲阶玩流水,疏篱见远山。
迟回步苔径,尽我平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