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
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
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
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
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
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大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其三)》。以下是对该诗的鉴赏:
首先,从“昔”字开始,诗人通过“昔如汝长”,表达了自己年轻时壮志凌云、志存四方的豪情壮志。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也反映了古代士人胸怀大志的共同心态。接着,“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则描绘了一幕幕学者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研习和准备考试的情景,透露出诗人对学业的重视与执着。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则是诗人走出家门,心情坦然,无牵挂之意。这里的“振衣”,意味着一种脱离尘俗、超凡脱俗的情怀。而接下来的“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则是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和不舍。通过“泫然”二字,表达了深切的哀痛之情,而“勿断肠”则传递出一种温馨与期望。
最后,“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诗人对过去养育儿女的往事有所回忆,同时也表达了现实中的悲凉和无奈。这里的“心折”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痛楚与不平。此外,“老怀追陈迹”,则是诗人在暮年时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波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片段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学业以及个人理想的深切情感和复杂情绪,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与深邃情感。
顺水轻舟如不行,五里玉河半刻争。
山移岸转一篷里,昆明石舫相逢迎。
舍彼登此祗跬步,一例飞云异进住。
浪花拍舳却无停,翻觉乘流得佳趣。
动静名相谁主宾,我亦因之悟匪真。
回首玉泉遥若彼,复识匪真无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