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壑穿林才片刻,双峰一榻恰怡神。
回头拟向如来问,彼此伊谁是主宾。
度壑穿林才片刻,双峰一榻恰怡神。
回头拟向如来问,彼此伊谁是主宾。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双峰寺中短暂游历的感受。首句“度壑穿林才片刻”,生动地展现了行走在山间小径,穿越密林的瞬间体验,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拉长,充满了探索与新奇。接着,“双峰一榻恰怡神”一句,不仅描绘了眼前双峰并立,一席榻铺于其间的情景,更传达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与慰藉。
后两句“回头拟向如来问,彼此伊谁是主宾”,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向佛祖提问的方式,探讨了人与自然、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思。诗人似乎在思考,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人类与自然之间究竟是谁在主导,谁在被影响,这种思考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也反映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尝见儿童喜相迓,抖擞繁缨骑竹马。
今落田家薅具中,髣髴形模悬跨下。
头尾微昂如据鞍,腹胁中虚深仰瓦。
乘来垄上敛褰裳,借竹于人宽两髁。
初无鞭辔手不施,只有丛草常满把。
昔闻坡老歌秧田,以木为躯名我假。
虽云制度各殊工,不出同涂趋稼野。
岂无燕市骐骥材,千里驱驰汗如泻。
亦有尚厩麒麟姿,路乘一鸣何似哑。
争如寓器干同宫,刍秣不烦殃咎寡。
又如画幅出龙媒,过目徒教费模写。
尤疑铁骑响风檐,聒耳胡为劳铸冶。
岂知创物利于民,独有老农真智者。
朝骑暮去有常程,暑月奔忙非夏庌。
荼蓼朽止方告劳,杳不闻期驯里厦。
回看所历稼如云,拟贺丰穰奏豳雅。
功成翻为一长嗟,控御由人多用舍。
《薅马》【元·王祯】尝见儿童喜相迓,抖擞繁缨骑竹马。今落田家薅具中,髣髴形模悬跨下。头尾微昂如据鞍,腹胁中虚深仰瓦。乘来垄上敛褰裳,借竹于人宽两髁。初无鞭辔手不施,只有丛草常满把。昔闻坡老歌秧田,以木为躯名我假。虽云制度各殊工,不出同涂趋稼野。岂无燕市骐骥材,千里驱驰汗如泻。亦有尚厩麒麟姿,路乘一鸣何似哑。争如寓器干同宫,刍秣不烦殃咎寡。又如画幅出龙媒,过目徒教费模写。尤疑铁骑响风檐,聒耳胡为劳铸冶。岂知创物利于民,独有老农真智者。朝骑暮去有常程,暑月奔忙非夏庌。荼蓼朽止方告劳,杳不闻期驯里厦。回看所历稼如云,拟贺丰穰奏豳雅。功成翻为一长嗟,控御由人多用舍。
https://shici.929r.com/shici/xnautWNH.html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
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
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
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鸾钗重,青丝滑。
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
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
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