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复何憾,生荣没更哀。
闺门天下则,地位佛中来。
贝叶从头看,庭槐一手栽。
侍儿闻晓磬,犹恐坐禅回。
九秩复何憾,生荣没更哀。
闺门天下则,地位佛中来。
贝叶从头看,庭槐一手栽。
侍儿闻晓磬,犹恐坐禅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挽郑夫人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切的哀思与对逝者的怀念。
"九秩复何憾,生荣没更哀。" 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光辉岁月和未来的美好愿景都已成为过去,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哀愁。
"闺门天下则,地位佛中来。" 闺门指女性居住的地方,这里暗示郑夫人在家中的地位如同佛祖一般庄严与崇高。
"贝叶从头看,庭槐一手栽。" 贝叶可能是某种文献或记载,从头至尾地阅读,表明对逝者生平的详尽了解;庭槐则象征着家园和生命,一手栽植意味着郑夫人的关怀与培育。
"侍儿闻晓磬,犹恐坐禅回。" 侍女听到早晨的磬声,也许会担心主人因思念而沉浸于禅定之中无法自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刘克庄对逝去贵妇郑夫人的深情怀念,以及他对于她在世时德行与影响力的高度评价。
西都庸庸生祸胎,东都切切绳公台。
平生故人苦畏辱,坐定白云那肯来。
沉几深略满帝腹,且憩先生一双足。
使知天上麒麟儿,不似犬羊甘豢畜。
渭滨老叟不自持,为人人以鹰名之。
岂识桐江一竿竹,依旧秋风鱼正肥。
古来贤者亦避世,往往适逢天地闭。
得如建武亦不恶,又值首阳难降志。
山木阴阴江面寒,此天别在壶中宽。
几曾流出桃花去,宝气自骇人间观。
当时不愿世知己,称到于今却如此。
塞马得失天好还,千驷齐侯不穷理。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
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
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
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
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
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
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
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