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其一》
《挽陈师复寺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0)
注释
已奏:已经呈上的。
囊封:装在袋子里密封的。
墨尚新:墨水还很新鲜。
小臣:地位较低的官员。
忧国:忧虑国家大事。
无隐:毫不隐瞒。
阙下:皇宫之下。
空:空置,无人。
太学:古代的最高学府。
路傍:路边。
卧辙:车辙中躺着,形容困苦。
遗民:流离失所的民众。
愚儒:无知的儒者。
天公意:天意,命运安排。
夭此人:使这个人早逝。
翻译
奏章已封,墨迹还新,再次呈现在简陋的书案前。
我这个小臣忧虑国家,直言无忌,仿佛上天般宽容的先帝不会生气。
皇宫之下,太学空置,无人举旗,路边车辙可见流离失所的百姓。
愚昧的儒生不明白天意,为何让他人长寿而让有些人早逝。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陈师复寺丞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于前代贤良遗风的怀念。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携袖疏榻前陈。"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已经准备好呈递给君主的奏章,并且在私下也向长辈或师傅展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行为体现了作者作为小臣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小臣忧国言无隐,先帝如天笑不嗔。"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作为小官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并且愿意直言而不隐瞒,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君主的不悦,但诗人相信先帝像天一样宽厚,能够理解并接受忠诚的批评。

"阙下举幡空太学,路傍卧辙几遗民。"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废和萧条的景象,可能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阙下(宫殿门前的高台)上空无人,原本应该举行各种仪式的地方现在变得冷清;太学(古代官立学府)门前也没有生机,路边的辙迹显示出很少有人走过,这可能暗示着教育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寿它人夭此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理解天道或者自然法则的感慨,同时也对生命无常表示出一种悲哀之情。"偏寿它人夭此人"可能是在反映当时社会中一些不公正现象,比如某些人能够享受较长的寿命,而另一些人却早早地离开了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古代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教育衰落以及生命无常的深刻忧虑和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和社中诸子咏一茎二色红白莲花

分形合质羡仙葩,濯濯清渠灼灼华。

螺女半身呈绛袖,鹤灵兼顶养朱砂。

兔乌角立无双影,楚汉中分总一家。

笑把丹铅付词客,雪篇吟对赤城霞。

(0)

送梁太史还史馆

昨宵奇梦出江干,祖饯殷勤送显官。

此事十年曾未见,逢君一笑太无端。

鹪鹩过雪栖偏稳,鸑鷟乘风去不难。

敢望留衣与僧别,前途多少范生寒。

(0)

寒螀

声声清切似悲秋,半入虚堂半上楼。

人在定中常不寐,物从空外复何求。

百年草色身先老,一夕松灯话未休。

万虑此时消歇尽,西风吹过白蘋洲。

(0)

挽李?霁先辈·其三

曾借名园受一经,频来犹记旧池亭。

为僧不敢通年谱,隔世还思见典型。

风树几回悲坠叶,摄提初转散晨星。

老成凋谢今如此,一曲长歌问渺冥。

(0)

寓锦石岩寄丹霞诸子·其四

不堪随众且随缘,垂手何妨一入廛。

簦笠出逢车马客,钵盂分得俸薪钱。

滩声过耳滔滔逝,云影无心处处禅。

白发数茎非所惜,秪林秋晚独凄然。

(0)

舟发汾水,时同舟汝得、豁大、无我、而卓诸师皆入丹霞,舟中分赋

同舟载得数家禅,江上潮声促放船。

老大出山如出世,去留由我不由天。

一生活计从今日,五岳归来定几年。

前路莫愁风浪恶,顺流施桨逆流牵。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