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无烟起御厨,野人豆饭未嫌粗。
问知云子炊香日,政是梨花带雨初。
日晚无烟起御厨,野人豆饭未嫌粗。
问知云子炊香日,政是梨花带雨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净而宁静的生活场景。"日晚无烟起御厨",这里的"御厨"指的是皇帝或尊贵之人的厨房,但在此处更多地体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平和安宁的地方。"野人豆饭未嫌粗"则表明农夫以简单的豆饭为食,并不计较其粗糙,展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知足常乐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问知云子炊香日,政是梨花带雨初",则通过询问某位隐逸之士(云子)的生活状态,来表达诗人对那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方式的向往。"炊香"暗示了一种清洁纯净的生活,而"政是梨花带雨初"则描绘出一个细雨绵绵、梨花飘香的美好景象,彰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平原拙生事,数月且食粥。
蠋也巧于贫,晚食以当肉。
士穷见节义,不以富贵卜。
用志苟如此,宁有忧不足。
我生本寒士,犁锄起穷谷。
顾惟疏野姿,动辄当忤俗。
得禄本甚微,夺去盖聊复。
虽云出无车,定免赤其族。
在我无所念,于君果何辱。
而君终日间,惘惘形面目。
幼稚悉遣归,不虑瓶无粟。
大儿颇类吾,藜羹甘半菽。
庭前既除草,窗外亦栽菊。
属君早来过,束书期共读。
丛丛庭前萱,叶叶檐外蕉。
何曾百忧释,但觉中心焦。
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
大江涌奔腾,重湖互吞吐。
别来书不至,更望诗能寄。
相从志若何,相去有如此。
普天仰何大,一己俯何隘。
胡为自罗网,无事忽投械。
凭高政悠悠,思远忽不收。
归来重有感,立壁成幽幽。
萱丛暗已敛,蕉叶抽未展。
百忧攻余心,舐笔空喁噞。
栖鸦既投林,萧然野人居。
独立茅檐下,依依月生裾。
涉春抱烦痾,兹夕稍自舒。
诵公寄来诗,何啻超黄初。
正声久欲绝,作者徒纷如。
得公振颓波,如汉有二疏。
拟欲蹑其迹,荒棘废垦锄。
譬由治田人,必待三年畬。
敢矜一日功,草草同猎渔。
穷通固定分,往者悲接舆。
百年等梦间,寿夭谁赢馀。
如何彼虞翻,惋叹辄著书。
人生贵适意,安步可当车。
兹道傥与闻,他焉从破除。
我生堕贫中,欲避将安之。
去年未是贫,假贷犹有辞。
亲朋戒今年,相与谢往来。
朝昏曷以度,半菽藜羹杯。
大笑不知悔,且和渊明诗。
儿曹相与语,我幸乏此才。
聊为一饱谋,饿死无自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