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双燕.望海》
《双双燕.望海》全文
清 / 陈训正   形式: 词

茫茫海水,问昔日夷亶,而今何处。

扶桑濯足,此志潜惹无据。徐市求仙径去。

顿化作、弥天蜃雨。凭风寄语蓬莱,还我三千男女。

几度。潮声听取。似汨汨飞扬,东华尘土。

越王台圮,剩有零星渔户。谁作中流砥柱。

任一碧、惊涛飞舞。至今指点犹疑,烟岛夕阳无数。

(0)
鉴赏

这首《双双燕·望海》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陈训正所作,以大海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开篇“茫茫海水”,描绘出海面的广阔无垠,引出对往昔的追忆。“问昔日夷亶,而今何处”一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追寻与疑惑,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扶桑濯足,此志潜惹无据”运用典故,借“扶桑”象征东方日出之地,表达了一种对理想或目标的追求,但又因“无据”而显得虚幻不实。接着“徐市求仙径去。顿化作、弥天蜃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徐市求仙”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但最终却化为了海市蜃楼般的幻象。

“凭风寄语蓬莱,还我三千男女”一句,表达了对某种理想状态的渴望,希望借助风力传达信息至仙境蓬莱,找回失去的三千男女,暗含着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接下来,“几度。潮声听取。似汨汨飞扬,东华尘土”几句,通过潮水的声音,联想到历史的变迁与尘世的沧桑,将自然现象与人类历史相联系,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流转。

“越王台圮,剩有零星渔户”则以越王台的破败与仅存的渔户,象征着英雄时代的消逝与平凡生活的延续,对比鲜明,蕴含深意。

最后,“谁作中流砥柱。任一碧、惊涛飞舞”一句,借“中流砥柱”这一比喻,赞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坚守正义、勇担责任的人,他们如同屹立于波涛中的砥柱,稳定而坚定。

“至今指点犹疑,烟岛夕阳无数”则以烟岛夕阳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大海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理想、现实、个人命运等多重主题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训正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上京杂诗十首·其二

省方绳祖武,清暑顺天时。

法从严番直,周庐肃羽仪。?毹驼背展,匼匝马头垂。

惟有都人士,长望雨露私。

(0)

早春感兴·其三

一室虚明白昼閒,图书左右坐中间。

嗒然隐几无人到,身在白云深处山。

(0)

紫云山

甘泽中宵下建瓴,一帘秋意枕边生。

名山有祷神如在,听取村村打稻声。

(0)

用鹫峰师韵送涧泉上人游方十首·其十五山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

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

直到妙高峰上望,昙华天雨满烟霄。

(0)

秋夜次学静刘先生韵

雨过月在窗,竹影如扫墨。

起来秋满庭,露气清可啜。

列宿木末明,流泉草间咽。

何处一声钟,悠悠度林樾。

(0)

送翟彦敬升中台察院书吏

名彦登乌府,清门可雀罗。

辟书催北上,行李及南讹。

天阔凉云积,江明暑雨过。

东门群掾集,更起续离歌。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