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桥边杨柳树,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见柳青青,不问当时豫让名。
斯人已往竟千载,遗事不随尘世改。
断碑零落野苔深,谁识孤臣不二心。
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
豫让桥边杨柳树,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见柳青青,不问当时豫让名。
斯人已往竟千载,遗事不随尘世改。
断碑零落野苔深,谁识孤臣不二心。
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
这首明代诗人张孟兼的《豫让桥》以豫让桥边的杨柳为载体,寓言深刻。首句“豫让桥边杨柳树,春至年年青一度”,描绘了桥畔柳树在春回大地时的生机勃勃,暗示着岁月更迭,人事如梦。接下来的“行人但见柳青青,不问当时豫让名”,通过行人的视角,揭示出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淡忘,只有眼前的景象被关注。
“斯人已往竟千载,遗事不随尘世改”表达了对豫让忠诚不渝精神的敬仰,尽管岁月流转,他的事迹仍然具有永恒的价值。然而,“断碑零落野苔深,谁识孤臣不二心”,又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英雄未被充分理解的遗憾。
最后两句“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借景抒情,将豫让桥与流水相联,寓意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而“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则以对比手法,批评那些见利忘义之人,面对豫让的忠贞,他们应当感到羞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豫让桥为背景,寓言深刻,既赞美了豫让的忠诚,也批判了世态炎凉,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道德警示意义。
天生骏骨真奇哉,贡之远自西洋来。
西洋神驹何所致,云雾晦暝初降胎。
身簇丹砂蹄削玉,月镜夹瞳耳批竹。
追风掣电气如虹,裔夷得此那敢畜。
当时皇祖御宸极,德化覆冒西南国。
海不扬波条不鸣,重译来朝靡虚日。
岂无犀象与珠贝,不贵异物贵良骥。
玉阶控献圣情怡,振鬣骄嘶如有意。
天闲自此识龙种,驽骀一见觉神悚。
孳生岁岁蕃且息,厩枥充牣如云涌。
郊坛有事备威仪,锦鞯宝络光陆离。
和鸾前道恣容与,凡马不许争驱驰。
君不见灵隐山前小朵峰,入山九里皆青松。
怒涛翻空捲江海,高枝挂石磻虬龙。
西湖三月春意浓,锦囊骏马呼奚童。
清阴夹道生爽气,金粉扑面香濛濛。
两年不踏湖头路,转眼春来又春暮。
画中忽见一株松,彷佛山前幽绝处。
幽绝之处多仙灵,吾独何为缚尘缨。
寄谢仙灵许同隐,准拟长镵寻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