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灵隐山前小朵峰,入山九里皆青松。
怒涛翻空捲江海,高枝挂石磻虬龙。
西湖三月春意浓,锦囊骏马呼奚童。
清阴夹道生爽气,金粉扑面香濛濛。
两年不踏湖头路,转眼春来又春暮。
画中忽见一株松,彷佛山前幽绝处。
幽绝之处多仙灵,吾独何为缚尘缨。
寄谢仙灵许同隐,准拟长镵寻茯苓。
君不见灵隐山前小朵峰,入山九里皆青松。
怒涛翻空捲江海,高枝挂石磻虬龙。
西湖三月春意浓,锦囊骏马呼奚童。
清阴夹道生爽气,金粉扑面香濛濛。
两年不踏湖头路,转眼春来又春暮。
画中忽见一株松,彷佛山前幽绝处。
幽绝之处多仙灵,吾独何为缚尘缨。
寄谢仙灵许同隐,准拟长镵寻茯苓。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以“题画松”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灵隐山前的小峰、青松、怒涛、高枝、西湖春色等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君不见灵隐山前小朵峰”,以设问引出画面,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观赏这幅山水画。接着,“入山九里皆青松”描绘了山中青松连绵不绝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接下来,“怒涛翻空捲江海,高枝挂石磻虬龙”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江海与高耸入云的松枝,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力量感。
“西湖三月春意浓,锦囊骏马呼奚童”则将视线转向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与骑着骏马的少年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活力与趣味。随后,“清阴夹道生爽气,金粉扑面香濛濛”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路两旁树木繁茂、空气清新、花香四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最后,“两年不踏湖头路,转眼春来又春暮。画中忽见一株松,彷佛山前幽绝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怀念与渴望,以及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而“幽绝之处多仙灵,吾独何为缚尘缨。寄谢仙灵许同隐,准拟长镵寻茯苓”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束缚的追求,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