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白下去,送汝芋原陂。
今日湖边问,俾余双泪垂。
终为谏议鬼,竟失帝王师。
已矣先朝事,伤哉此盛时。
去年白下去,送汝芋原陂。
今日湖边问,俾余双泪垂。
终为谏议鬼,竟失帝王师。
已矣先朝事,伤哉此盛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在病中悼念伯固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去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伯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惋惜之情。
首句“去年白下去”,描绘了伯固离去的情景,以“白去”二字,既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伯固的离世给诗人带来了内心的悲痛。接着,“送汝芋原陂”一句,通过回忆送别伯固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伯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伯固离去的不舍之情。
“今日湖边问,俾余双泪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在湖边思念伯固时的感伤情绪,泪水不禁滑落,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思。
“终为谏议鬼,竟失帝王师。”这一句是对伯固生前未能充分发挥其谏议之才,最终未能成为帝王良师的遗憾。谏议鬼,可能是指伯固在世时未能尽其谏言之责,死后化为谏议之鬼,暗含了对伯固才能未被充分利用的惋惜。
最后,“已矣先朝事,伤哉此盛时。”诗人感慨于往事已成空,先朝之事无法挽回,同时对当前盛世感到悲哀,似乎在反思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才的深深怀念与哀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伯固离去的回忆和对往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才凋零的忧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反思意义。
仁宗之初公有声,一世懦者闻之惊。
日行古义不顾俗,师事孙子传其经。
扫堂捧杖供贱役,侍师之坐随师行。
质疑问道无敢变,当世始知师与生。
作为文章不徒发,讥切时事排公卿。
俗儒毁誉无所出,乃取过行为讥评。
过于仁义罪固小,矫弊自合违中行。
人皆不及子独过,过者之罪谁为轻。
开编偶诵子诗句,辞气磊落严以清。
吟哦令我不能舍,想见眉宇寒峥嵘。
高风一泯不可见,安得壮士能经营。
惜哉朽骨不可作,徂徕废土知谁耕。
北风阁雪不到地,寒日自同云外天。
愁人得酒百不问,满引聊作诸公先。
少休歌舞进棋局,更放旌旗移楼船。
我欲吴歌恐惊坐,戏挥如意扣船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