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月七日五首·其四》
《十一月七日五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三杯无奈醉,一褐有馀温。

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

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

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

(0)
注释
三杯:指多喝了几杯酒。
无奈:无法排解。
一褐:一件粗布衣。
馀温:残留的温暖。
眼下:目前。
幸:幸运地。
何足论:不值得谈论。
山僧:山中的僧人。
元饱饭:已经吃饱。
谩:徒然,空自。
杖策:手杖。
何诣:要去哪里。
老圃村:老农耕作的村庄。
翻译
三杯酒下肚却无法排解愁绪,一件粗布衣还残留着余温。
眼前虽然平安无事,世间的纷扰又有何值得谈论。
山中的僧人原本就吃饱了饭,文人墨客徒然地呼唤着灵魂。
手握拐杖不知要去何处,只见门前是老农耕作的村庄。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闲适生活情趣的诗句。诗人描述了自己饮酒三杯后无奈醉倒,一件旧褐衣尚有馀下的温暖。在这样的状态下,眼前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世间纷扰也不去关心。山中的僧侣已经吃饱了饭,而诗人则在招魂唤醒自己的文思。

"三杯无奈醉"表明诗人不是主动追求醉酒,而是偶然之举;"一褐有馀温"则描绘出一种简朴而安逸的生活状态。"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俗,达观的人生态度。"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则是对比自己和山中僧侣的不同境遇,诗人自称为"词客",表明其文学创作的身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文思不畅、需要激发灵感的情状。

最后两句"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则是描写诗人的出行工具和居住环境。"杖策"通常指的是手杖或竹鞭,是古人外出的配饰,"门前老圃村"则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的乡间生活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事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乐享简朴生活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题陈元孝遗象·其二

秋井苔花渍,荒庐蜃气蒸。

飞潜两难问,忧患况相仍。

拄策非关老,裁衣祇学僧。

凄凉怀古意,岂是屈梁能。

(0)

中宿峡

江流无直波,造化妙融结。

凝此秋一湾,知几翠屏折。

丛芦窈然青,危石蠢尔凸。

岂愁顽蛟蹲,到寺渐奔泄。

群峰密构接,高蹠忽踏裂。

虹梁轶天半,垒石补空缺。

千夫挽长茭,哀过啼猿切。

迢迢孤蓬眠,况有万里别。

(0)

随扈东巡盛京

雉堞峥嵘杳霭间,睿谋握胜控雄关。

南临渤海兼辽海,东接松山与杏山。

应运功成遗垒在,太平日久戍楼闲。

即今鸡犬桑麻地,飨蜡吹豳自往还。

(0)

折柳歌送从叔穰塍先生之粤东幕

折柳复折柳,柳冻不成条。

堠亭风雪断行迹,何来一骑随盘雕。

前年蜀冈今海徼,有家如寓还空侨。

到门空博儿女笑,悭囊不救长啼号。

袖中漫灭贵人刺,嫁衣辛苦酬知交。

校勘曾从流内选,选人持牒腾呵嘲。

摇头耸肩服诗械,之才岂合供佥曹。

佥曹未得求幕僚,庑下匆匆重打包。

我闻罗浮之山足仙种,麻姑五色裾飘飖。

又闻合江之门富嘉树,玉奴雪肌开绛绡。

先生压装鲜长物,壮游万里收吟瓢。

赵尉丛台已砂砾,虞卿别苑仍蓬蒿。

韩公苏公不可作,残碑剩碣留爬搔。

依人自古无特操,履綦喜伴仙人乔。

惠州饱饭洵可乐,蜑船试采珠娘谣。

(0)

怀家兄伯逢

残梦初回后,孤镫未尽时。

斯人不可见,中夜起相思。

落木秋云暮,寒风客自知。

离情谁共语,寂寞独吟诗。

(0)

和岑春江韵

竹竿往往上鲇鱼,客里光阴只著书。

古树烟深栖鸟倦,闲庭风细晚花舒。

三杯罚在联吟后,一味香生薄病余。

秋色满前张老眼,玄霜新捣绿芙蕖。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