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

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

攀缘白石梯,拂拭苍藓纹。

喷薄惊快觌,琮琤喜先闻。

奇哉此精庐,眇然隔尘氛。

诸公肯同来,定非俗子群。

永日坐清樾,短章策奇勋。

慨然念畴昔,联裾已荒坟。

中路忘磬折,寸心谩丝棼。

惟应泉石愿,三生有馀薰。

兹游获重寻,十载心氤氲。

他年访旧躅,山灵莫移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宋朝时期游历百丈山的体验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表达了诗人因酷暑而感到疲惫,决定在夜晚出行,开始他的旅程。接着,“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描绘了诗人沿着河流前行,踏着清晨的月光,穿越山岭,拨开晨雾的画面,展现了旅途的壮丽与艰辛。

“攀缘白石梯,拂拭苍藓纹”则细致地描述了诗人攀登的过程,通过触摸白石梯和拂去苍苔的纹理,感受到自然界的细腻与生命力。接下来的“喷薄惊快觌,琮琤喜先闻”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惊叹与喜悦,仿佛泉水喷涌而出,琮琤之声先于视觉传来,令人兴奋不已。

“奇哉此精庐,眇然隔尘氛”将视线转向一处神秘的寺庙,远离尘世的喧嚣,显得格外宁静与神圣。诗人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前来,暗示了他们对精神追求的共同兴趣。

“永日坐清樾,短章策奇勋”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树荫下畅谈,创作诗歌,留下不朽的功绩。接下来的“慨然念畴昔,联裾已荒坟”则转而思考过去,回忆起与故友共事的时光,以及他们如今的离散,不禁感慨万千。

“中路忘磬折,寸心谩丝棼”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挑战时的坚韧与内心的纷乱。最后,“惟应泉石愿,三生有馀薰”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永恒向往,希望在未来的生命中,能再次感受到这份纯净与美好。

“兹游获重寻,十载心氤氲”表明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深刻记忆,即使过去了十年,心中仍充满温暖与感动。最后,“他年访旧躅,山灵莫移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探访这片土地的期待,希望山神保护这片圣地,不让历史的痕迹被遗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捕蟹辞·其五

扶胥多蟹况霜天,不独河豚甲海鲜。

春蜕何如秋蜕好,拾来螯跪软于绵。

(0)

闻蝉作

梧柳阴森隐画船,临风日夕听凉蝉。

食薇三载容颜好,谁信夷齐不是仙。

(0)

自赣上南安川路甚曲未至南康县已有三十六湾舟人称为湘江湾云·其三

曲似湘江色不如,湘江空翠映芙蕖。

衡山九面皆临镜,清绝尤宜烟雨馀。

(0)

送陈献孟上横州

清川一道从交阯,东下横槎作大滩。

帝子袈裟遗玉洞,凭君为拂藓花寒。

(0)

湖上

落花半落镜湖春,无数鸳鸯戏白蘋。

吹笛一声邀海月,月来先照浣纱人。

(0)

赠盛南樵卖药·其三

吾家药市近罗浮,此去还为采药游。

欲补神农旧本草,期君共对白云秋。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