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鹊无阴庇湿衣,行人仄伞避斜丝。
船兵归后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
栖鹊无阴庇湿衣,行人仄伞避斜丝。
船兵归后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后初晴图景。首句“栖鹊无阴庇湿衣”,通过栖息在树上的麻雀因无法找到遮蔽之所而不得不湿漉其衣,表现了雨势之大和环境的湿润。次句“行人仄伞避斜丝”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手持伞傘躲避细小雨丝的情景,不仅展示了雨中行人的忙乱,更透露出一份急促与无奈。
第三句“船兵归后轿兵去”,诗人通过对比船只和轿子两种交通工具的不同使用时机,勾勒出一个时间的流转和场景的变化。船只在雨后返回,而轿子则随之启程,显示了雨后的生活正逐渐恢复常态。
最后一句“独立淮河暮雨时”,诗人独自站在淮河岸边,在暮色中观赏那即将消散的雨幕。这不仅是一种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寄托。诗人的这种孤独感,可能源于他对生活变化和自然界动态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将一个雨后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瞬息万变世界的感慨。
沅湘何处。叹蘼芜杜若,飘零无数。
洛浦寒深,宛宛流年,望断美人迟暮。
江皋风雨朝还夕,只相伴、寒梅千树。
怅苍梧、落木萧萧,一派江声流去。
最好移来妆阁,看星眸素靥,翠帷低护。
盆盎波深,照影亭亭,罗袜不教尘污。
明珰翠佩今何在,又怨入、东风无语。暗香风露。
问甚时、写入瑶琴,侍倩伯牙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