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飘残腊玉铺尘,暖入条风节报春。
六十年来垂老境,九千里外未归人。
宦程自笑先居后,岁月从教故又新。
朋旧别离相忆切,愁肠终日转车轮。
雪飘残腊玉铺尘,暖入条风节报春。
六十年来垂老境,九千里外未归人。
宦程自笑先居后,岁月从教故又新。
朋旧别离相忆切,愁肠终日转车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他乡,临近除夕夜时的复杂心情。首联“雪飘残腊玉铺尘,暖入条风节报春”以雪景开篇,既展现了冬末春初时节的自然景象,也隐喻着时光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接着,“六十年来垂老境,九千里外未归人”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与身世背景,表达了对年华流逝和远离家乡的感慨。
颔联“宦程自笑先居后,岁月从教故又新”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与无奈,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接纳与适应。颈联“朋旧别离相忆切,愁肠终日转车轮”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通过“朋旧别离”的情境,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为“愁肠”与“车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日复一日的忧愁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与感慨,也有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与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在异乡漂泊中的普遍心境。
近伏值休浣,端居无所为。
触热事造请,有如褦襶诗。
偶到昭德里,主人不吾非。
惟今吏部郎,望清秩非卑。
而与两铨选,事联相附离。
每听人物论,尤详台阁仪。
沿袭寻本原,左右逢津涯。
登朝鬓犹绿,继世衣仍缁。
欢然久相接,甚矣嗟吾衰。
谁言同趣舍,何力能嘘吹。
但惭蒹葭陋,坐对琼林枝。
时或把书卷,不厌颜生饥。
间亦忘形骸,任讥嗣宗痴。
喜君方得涂,骞腾复何疑。
岂此哀乌省,能留威凤姿。
君才适时用,早闻天子知。
荷囊与鸣玉,献纳无不宜。
宁校岁月劳,求为法令师。
河外诸藩北控胡,美君家世领鱼书。
旧传将略名尤重,却过亲庭庆有馀。
使节频烦民未息,边庭清晏候仍虚。
惟宣圣主威怀德,长使天声詟虏墟。
官柳春来已可攀,使君旌盖驻江干。
还颁明诏恩优渥,坐使环封俗阜安。
西塞山川馀旧迹,南楼风月有清欢。
幕中才雅今应盛,暇日追游兴未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