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明允宗丈挽辞二首·其一》
《苏明允宗丈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观国五千里,成书一百篇。

人方期远到,天不与遐年。

事业逢知己,文章有象贤。

未终三圣传,遗恨掩重泉。

(0)
翻译
我远望国家的壮丽景象,写下了一百篇文章。
人们期待我长寿以完成更多的作品,然而上天并未赋予我长久的生命。
我的事业遇到知音,文章如同贤良之士的风采。
遗憾的是,我未能完成三位圣贤的学说传承,带着遗憾长眠地下。
注释
观:远望。
国:国家。
五千里:广阔无垠。
成书:写作。
一百篇:很多篇章。
人方:人们正。
期:期待。
远到:长寿。
天不与:上天没有给予。
遐年:长寿的岁月。
事业:事业。
逢:遇到。
知己:知心朋友。
文章:著作。
象贤:像贤良之人。
未终:未能完成。
三圣传:三位圣贤的学说。
遗恨:遗憾。
掩:掩盖。
重泉:黄泉,指死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宗丈(可能是指一位名叫苏明允的宗族长辈)所写的挽辞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宗丈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成就的敬仰。"观国五千里",意指宗丈的见识广博,如同游历了广阔的国家;"成书一百篇",赞扬他著作丰富,才华横溢。然而,遗憾的是"人方期远到,天不与遐年",即人们期待他能有更长久的生命,但上天并未给予。接着,诗人提到"事业逢知己,文章有象贤",表达了宗丈的事业得到了知音的认可,他的文章如同贤人的典范。最后,"未终三圣传,遗恨掩重泉",表达了对宗丈未能完成传承三位圣贤学问的遗憾,他的离世让后人只能在深深的哀悼中追忆他的遗志。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惋惜和敬仰之情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故去的宗丈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送董德舆迎侍兼柬三山诸友

花压春城綵袖回,云飞秋水锦帆开。

山中令尹忧官瘦,江上慈亲望子来。

远道不违甘旨愿,清朝未乏孝廉材。

三山故旧烦询问,岁晚相思肯寄梅。

(0)

追赋怀富顺县丞徐惟楫卷

为问徐卿自别离,鸣弦暂佐蜀邦时。

关山迢递疏音况,风雨凄凉屡梦思。

三峡泛舟清夜泊,双松当户绿阴移。

乔迁此日知何处,江上逢梅寄一枝。

(0)

途中有感

泥途汨汨雨霏霏,白黑谁能别是非。

何物功名真拾芥,逼人富贵是危机。

刑章正密飞腾少,礼乐方新揖让稀。

槁木死灰忘世者,杖藜回首立斜晖。

(0)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其二

荒榛满目故儒宫,忆昔风雩乐趣同。

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

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

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

(0)

蓝涧杂诗五首·其五

避人常独卧,借地遂幽居。

多病勤栽药,无言懒著书。

山光兼落日,竹色共寒蔬。

故旧如相遇,休嗔礼法疏。

(0)

京城元夕

五年无路扫梧楸,梦里关山只泪流。

谁送寒灯到先垄,异乡明月故乡愁。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