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韬光望海日》
《宿韬光望海日》全文
明 / 毛先舒   形式: 古风

龙宫鹫岭天下奇,韬光更上升云梯。

苍穹仿佛欲摩顶,石气濛濛拂衣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兴扶筇踏岩谷。

便因晞发卧峰头,俯听檐铃和风竹。

夜深月没静群籁,隔树明河似萦带。

须臾微红乍起灭,曈昽正出扶桑外。

天浮海潏见俄顷,不觉此身驻西岭。

谁持青镜写燕支,闪烁团圞无定影。

沧波一半吹紫涛,良久不见东方高。

凌风欲去更惆怅,天水茫茫两摇漾。

绀殿红楼黯欲开,下方始听鸡三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韬光寺住宿时,眺望海日升起的壮观景象。首联"龙宫鹫岭天下奇,韬光更上升云梯",以龙宫和鹫岭比喻山势奇特,暗示韬光寺所在之地的险峻与非凡。接着,"苍穹仿佛欲摩顶,石气濛濛拂衣冷",通过写天空仿佛触手可及,以及石气带来的凉意,渲染出山巅的高远和清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兴扶筇踏岩谷",诗人受到山僧邀请,在兴致勃勃中漫步山间。"便因晞发卧峰头,俯听檐铃和风竹",描述了诗人沐浴晨光,躺在峰顶,聆听风竹和檐铃的声音,显得悠然自得。

"夜深月没静群籁,隔树明河似萦带",夜晚深沉,月落之后,万籁俱寂,银河如带穿过树林,景色宁静而神秘。"须臾微红乍起灭,曈昽正出扶桑外",描绘了日出的瞬间,红光乍现又隐,太阳从东方扶桑处缓缓升起。

"天浮海潏见俄顷,不觉此身驻西岭",诗人感叹时间飞逝,自己仿佛停留在这西岭之上。"谁持青镜写燕支,闪烁团圞无定影",以青镜比喻海面,形象地写出日出时海浪的波动和光影的变化。

最后,"沧波一半吹紫涛,良久不见东方高",再次强调日出的壮丽,"凌风欲去更惆怅,天水茫茫两摇漾",诗人带着依恋之情,面对浩渺的天地,心生惆怅。"绀殿红楼黯欲开,下方始听鸡三唱",以鸡鸣声结束,暗示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象征着诗人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韬光寺观海日的独特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

毛先舒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赠大理寺丞陈公挽辞

隐德称乡闬,清风遗子孙。

未荣三釜禄,先逝九原魂。

葬得眠牛地,家开纳驷门。

足令来者慕,信有教忠言。

(0)

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李公挽辞三首·其三

岁晚轘辕道,神归嵩少原。

百年封域广,三品葬仪尊。

笳吹迎风急,帷裳蔽日昏。

洛人应堕泪,几世见铭幡。

(0)

送李留后赴镇天平

出拥朱轓就镇雄,须句封国济亭东。

干旄光动奎躔外,阃节权并鲁分中。

两绶雕鹰纹异绣,半符鱼虎佩兼铜。

朝廷慎重惟良选,定有能声惬帝衷。

(0)

和游中京镇国寺

塔庙奚山麓,乘轺偶共登。

青松如拱揖,栋宇欲骞腾。

夷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

纵观无限意,纪述恨无能。

(0)

和宣甫叔读白傅丁相诗集

二公清尚固难偕,迁谪襟怀亦洞开。

得志已观邪与正,寓言宁校福兼灾。

恬然委顺诚高识,展矣文华信雅才。

珍重佳篇堪继美,咏歌中遣待时来。

(0)

和仲巽山行

天险限南北,回环千里山。

客亭依斗绝,胡地信偏悭。

伴月驱行传,缘云度故关。

林泉虽胜赏,无奈霫奚间。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